矜持是一种理性的掌控
文/谈 歌

矜持:字典上的解释,是拘谨。其间也应该有区别。不可一概而论。且说五种:

之一,竭力保持庄重之矜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咸自矜持。”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不知妇人登场,定有一种矜持之态。自视为矜持,人视则为造作矣。”——唉!这种矜持也太累了。无怪人家说“造作”。凡是造作都是表演。天天表演,能不累吗?

之二,自鸣得意或自负之矜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椟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再有,金王若虚《文辨二》:“退之《行难篇》言取士不当求备,盖言常理无甚高论,而自以为孟子不如,其矜持亦甚矣。”还有,明柯潜《〈归田诗话〉序》:“老而弥笃,非寻常浅学辄矜持其所有者为可及也。”——唉,这种矜持也是费劲,矜持久了,连朋友也没有了。想想看,谁愿意跟一个高傲自负,总觉得他天下第一的人物在一起呢?甭说工作了,就是大伙凑到一起喝顿酒,也是“一言堂”,光听他山吹海扯。没劲!

之三,自我约束之矜持。南朝宋鲍照《答客》诗:“爱赏好偏越,放纵少矜持。”明冯梦龙《挂枝儿·从良》:“铁心肠一迳自从良了去,做偏房,受多少矜持。”叶紫《星》第二章:“她很能够矜持她自己。她可以排除邪恶的人们的诱惑,她可以抑制自家的奔放的感情。”——唉,这种矜持的人,应该是君子,可是您也不好交往。还是说喝酒的事儿,每每都是您开怀畅饮,喝十场,您得醉八回。可他从来喝不醉。大家都醉他独醒。有意思吗?

之四,过于拘泥拘谨之矜持。鲁迅《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唉,鲁迅先生客气喽!这种矜持之人,其实就是胆小,就是想吃又怕烫那种。没大意思。

之五,恪守及守正之矜持。郭沫若《塔·万引》:“我矜持了半生的道义不是完全破产了吗?”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这种矜持是指坚持,指操守。当代汉语中,这层意义已经没有了。不说也罢。

扯罢了正经,扯谈歌的闲篇儿。

时下所讲矜持的意义是什么?谈歌认为:是理性对表情和身体语言的掌控。

也要区别矜持与拘谨,二者内容相似,级别高下立见。打个比方,矜持是熟练技师,拘谨是新工学徒;矜持是鱼儿饮水冷暖自知,拘谨是首次烧香一步一跪。

要区别矜持与迟钝,二者外表近似,内容大相径庭。矜持是心理的,迟钝是生理的;矜持是拿捏分寸,迟钝是天性使然。

矜持来于对自己身份的敏感把握。若是把握不定,矜持作为一种情态,经常与犹豫、猜忌、狐疑以及自信心缺乏等非常心理胶着在一起,因为对自己身份警觉,唯恐不能应付自如的时候,理智便要出任策划与导演,矜持便会粉墨登场,领衔主演。举手投足之间,理智总要指导干预,以免演技拙劣动作走形,被人家看出破绽,而丢人现眼。

再打个比方,矜持者更像彩排过后的第一场正式演出。矜持往往发生在角色突然改变——多是升迁之后,而不是之前。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平常哥们儿好得可以穿一条裤子,可以搂脖子抱腰拍屁股,突然被提拔了,官升一级,得!您就看“景儿”吧,他的行为举止够三十个人看半年的。他可能十天半个月都找不到自己正常的说话调儿。谈歌的某个同学,真正的北方人,平日里说话字正腔圆,脆声极了,跟主持人似的。可是自从被提拔了“正处”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说话总带着南方口音。字,也不正了,腔,也不圆了。而且还大舌头。嘿!

我们或许都见过,某个总喜欢以级别或人物自居,偏偏自信心又不足的家伙,矜持便成了他不能离身的行头。或许,他觉得只有矜持才能确保自己新的身价得到大家的认同。这种矜持,多是无奈的、可怜的。他陷入了对新身份的探索和审视的过程。且不要笑话谈歌那位说话“大舌头”的同学,苦熬了多年媳妇变成婆,对于突然到来的“正处”地位,他感觉陌生,有些不知所措。矜持便成了他最好的保险。是啊,与其束手无策抓耳挠腮,倒不如煞有介事,摆出倨傲姿态。多数情况是,新地位超出了他的能力,他对这个地位又格外在乎,矜持就会应邀出演。一旦他从心理上完全胜任了自己的名分与地位,矜持便会立刻卸装退场。

还要注意个别情况,貌似狂傲,如公共场所大呼小叫,引人注目,应该是矜持的另一种扮相,企图掩饰内心的不确定感。如暴发户,他内心还清晰地驻存着破落的记忆,血液里的贫穷还不能够支撑眼下的高贵。他不愿意显得呆头呆脑,鹤立鸡群的表演,使他能够越过高贵的第一道心理门槛。这种家伙,多是自视清高。

说到最后,问一句:您矜持吗?

责任编辑/张小红
 
  联系我们 入会须知 订购须知

版权所有:啄木鸟杂志社
社 址:北京市方庄芳星园三区15号楼 邮政编码:100078
联系电话:(010)83901311/12 839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