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被国务院立项的“青岛跨海大桥”工程,目前仍处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可一名骗子竟然以32亿元的“青岛跨海大桥工程碎石供料项目”为诱饵,诱骗9省、市15家公司与其签订了施工合同,由此诈骗人民币150余万元。胶南市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闻警出击,业经周密侦查,一举破获了这起特大合同诈骗案。2004年6月27日,诈骗犯罪嫌疑人程绍义被胶南市公安局依法逮捕,从而结束了他丧心病狂的“老总”生涯。
国家工程即将开工
--“青岛跨海大桥工程”特大诈骗案侦破始末
丁文泉 王菁 龙启军
一 天上掉下个大老总
举国瞩目的“青岛跨海大桥”工程,尽管人们千呼万唤它五年多了,可它却像一个晚产的婴儿,至今也没有呱呱坠地。然而,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高级”骗子,却悄悄给它注射了“催生剂”,公然向全世界宣告了它的“出生”日期。
这当然是一个弥天大谎。可就是这样一个弥天大谎,居然蒙骗住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大老板,使这些大老板乖乖地献出了一笔又一笔的巨款!
制造这个弥天大谎和大骗局的骗子,名叫程绍义,现年49岁,系辽宁省丹东市人,1998年10月辞职,靠“倒腾”建筑工程维持生计,因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又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老婆一气之下跟他离了婚。程绍义眼看着成了流浪汉。
2003年10月,一直在山东“忽悠”的程绍义,无意中听说“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已被国务院立项,精明的他立时眼睛一亮,随之匆匆来到了青岛市黄岛区,试图“借鸡生蛋”,利用“青岛海湾大桥工程”进行诈骗。
经过反复“考察”,程绍义决定冒充“光大国际建设总公司直属一公司”名义,以承揽到了“青岛海湾大桥工程”40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项目为诱饵,哄骗施工单位上钩,诈取数额巨大的矿产“资源费”。
为加快诈骗步伐,程绍义窜到了青岛市李沧区,出高价让一家个体刻字店刻制了“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工程部”“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青岛宝泰海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市黄岛建材贸易公司”的公章,及“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法人代表张某的个人印章,并刻制了上述几家公司的合同专用章和财务专用章等18枚印章。
因为青岛的房租太高,程绍义无力租赁高档次的办公楼,加之他的诈骗计划还处于“秘密筹备”阶段,他便悄悄来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子沟村,租赁了4间南屋作为办公室。就在这4间民房里,程绍义竟很快伪造出了一大摞用于诈骗的“重要文件”:“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关于“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法人授权书》、“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法人代表张某任命程绍义为“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总经理的任命书、“青岛海湾大桥工程”4000万立方米碎石项目的补充合同,并通过不法手段获取了青岛市政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的有关重要文件的复印件。
程绍义为引诱那些施工队尽快钻进他布设的陷阱,绞尽脑汁起草了长达6页的《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碎石供料)合同书》。应该说,程绍义伪造的这个“合同书”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诱惑力。因为在这个“合同书”里,他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卸料地点、工程内容、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工程量、石料单价以及甲、乙双方的责任都规定得十分详细具体,可谓天衣无缝;而那一立方米碎石不低于78元人民币的价格更可谓是“天价”。因为据业内人士讲,一立方米碎石48元的价格即可让施工队赚取十分客观的利润,要是施工队完成那500万立方米的碎石工程,即可再多赚1﹒5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如此高额的利润,对那些施工队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为此,程绍义不仅对诱骗施工队争先恐后地钻进他这个“金色陷阱”充满了“百倍的信心”,而且仿佛看到那个“金色陷阱”已在向他闪射着金灿灿的光芒。他清楚,那个子乌虚有的4000万立方米碎石工程,要是能诱骗30个施工队“上钩”,足可诈骗到450万元的“矿产资源费”!一想到他这个穷困潦倒的“流浪者”很快就会成为“大富翁”,程绍义那张爬满皱折的脸上就会洋溢出诈骗犯成功得手的那种特有的表情。
蒙在鼓里的“内阁”成员
程绍义在台子沟村租房里的诈骗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将那个“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铜牌堂而皇之地挂在了门旁,一个诈骗公司就这样挂牌营业了。
狡猾的程绍义为防止他这个“金色陷阱”漏出破绽,又煞费苦心策划了好多日子。他知道,尽管他委任自己为“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总经理”,可挂着这样一个“大招牌”的公司仅有与他二婚的老婆来支撑,肯定要引起承揽工程单位的怀疑。
经过再三琢磨,他决定把好朋友叶盛、戴山和华梅骗来“充实”这个“空壳公司”,也让他们发挥“才能”顺便骗几个工程队过来,诈骗他们几十万元的“资源费”,先解决一下囊中羞涩这个“燃眉之急”。
现年55岁的叶盛,原系甘肃省兰州市省极某工程公司的工程师,早在1991年辞职干个体建筑业,因经营不善欠下了大堆的债务,又是个好色之徒,长期有家不归,当工程师的老婆让法院在报纸上发出公告,判决与他离了婚,近年来一直在山东招摇撞骗承揽建筑工程。程绍义知道这家伙能说善道,又懂些建筑行业方面的知识,让他来帮助自己诈骗保证是一把好手。
程绍义对戴山的“兴趣”是在于他那不凡的经历和建筑圈里的“名气”。戴山是江苏省常熟市人,自称原在国家建设部法规司工作,1989年因故被清理出了建设部,现在全国到处承揽建筑工程。在程绍义看来,戴山因有在建设部工作的经历,又见多识广,在建筑圈里颇有“知名度”,并且结交了很多搞建筑工程的朋友,要是把他骗来入伙,不仅会给他的“公司”生辉增彩,还很可能给他骗来多家工程队。
而让华梅加盟“公司”,程绍义一来是为了兑现他给华梅丈夫生前的承诺,因为华梅的丈夫与程绍义是多年的好朋友,病重期间曾多次请求程绍义,等承揽到“青岛海湾大桥工程”项目,一定不要忘了拉他妻子一把;二来,程绍义也知道华梅在东营市的建筑行业有很多朋友,可让她从东营市骗来几家施工队增加诈骗的数额。
程绍义的买卖就如此这般地开张了。
身为“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总经理”,程绍义觉得没有一辆轿车坐着,实在与他的身份太不相称,而且还会由此招来人们对他这个“总经理”的怀疑。不行,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先骗上一辆轿车!程绍义苦思冥想了好几天,最后才把目标索定在青岛市李沧区季进身上。
程绍义在青岛招揽建筑工程时曾租赁过季进的房子,并以帮助联系运输业务为名先后从季进手里骗借了63000元,季进多次找他讨要借款,逼得程绍义到处躲藏。然而,在2003年10月的一天晚上,程绍义突然来到季进的家,一进门就眉飞色舞地说:“老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把海湾大桥工程碎石供料项目弄到手了,等工程一开工,用不了几个月就把那63000块钱全部还给你,到时候我还要给你一块工程活干,让你也跟着我发个大财。不过,我现在急需要买辆轿车跑工程用,你先把车钱给垫付上,我最多用半年就把车白送给你,买车的钱我保证半年内还给你……”
季进不知其中之诈,一听说半年后程绍义要把轿车白送给他,还要给他一块赚大钱的运输活,诱惑得他当即就把给程绍义垫钱买轿车的事答应下来。为尽快把程绍义的轿车买到手,季进四处筹措资金,以他的名义和分期付款的形式给程绍义买了一辆白色“捷达”牌轿车,连买车加办理手续共花了15万多。为讨得程绍义的欢心多给些运输活,季进竟然亲自把轿车送到了程绍义的公司,可程绍义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感激,说像他这样的“大经理”坐这种车档次太低,用不了多少日子他要买一辆高档“宝马”轿车。程绍义这个骗子,就这样如此轻松地让季进成为第一个钻进他那“金色陷阱”的人。
程绍义骗到了季进的“捷达”轿车之后,便挨个给叶盛、戴山、华梅打电话,说他承揽到了“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碎石供料项目,并邀请他们前来合作。正在温州联系建筑工程的戴山知道“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已在国务院立项,也知道碎石供料项目是块“大肥肉”,急得他连夜乘飞机到了青岛,又打的来到了程绍义的公司。而在东营市正无所事事的叶盛和华梅接到程绍义的电话后,一大早就乘坐上开往胶南市的大客车。
程绍义为让叶盛、戴山、华梅都相信他真的承揽到了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碎石供料项目,把他精心伪造的所有文件让3人都看了一遍,见3人对他的“公司”都没有什么怀疑,还心情急迫地要加入他的“公司”,便以总经理的名义给3人颁发了“任命书”,任命华梅副总经理,分管财务和接待工作;任命叶盛工程处处长,任命戴山工程处副处长,主管工程业务工作。并就华梅的任命对叶盛和戴山个别作了一番解释,说华梅的丈夫生前是他的好朋友,生前为承揽碎石供料项目做了很多工作,让华梅当副总经理主要是给她一点精神安慰。在承揽建筑工程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叶盛和戴山,都知道“油水”在工程处,想的是如何快从那工程处捞到“大油水”。为显示“工程处”的重要,两人未经程绍义同意就制作了“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工程处”的铜牌,挂在了他们的租房里。
为激发叶盛、戴山、华梅诈骗的“积极性”,尽快让他们骗来施工队诈骗到巨额的矿产“资源费”,程绍义决定对3名“公司职员”实行“效益工资”,每开发一立方米碎石给他们提成3块钱。3人一合算,要是把那4000万立方米碎石都开发出去,即可得到1.2亿元的提成。如此高的“效益工资”,诱惑得3名“公司职员”各显神通,都昼夜不停地打手机,通过各种关系联系施工队。
三 金鱼儿纷纷落网
果然不出程绍义所料,戴山很快凭着他在建筑圈里的“知名度”,第一个招来了“生意”。
前来承揽工程的是浙江省乐清市的私营企业老板张南、赵健、赵刚,他们都是戴山的好朋友,听到戴山在电话里讲,说青岛有个海湾大桥工程碎石供料项目,什么文件都有,工程量很大,利润也很高,3人决定来青岛进行一番实地考察,如果真像戴山在电话里说的那样,就一定承揽下那个可赚大钱的500万立方米的碎石供料项目。
因张南等3人是第一个来承揽碎石供料项目的工程队,程绍义对他们特别热情,也特别谨慎,先让3人看了他伪造的那一大摞文件,见3人都没有表示出怀疑的神情,便开始了他的侃侃而谈:“青岛海湾大桥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筹建工作基本就绪,计划在2004年1月8日举行开工典礼仪式,届时国家主要领导人、山东省的主要领导人和青岛市的主要领导人及香港和外国的投资商要都来参加典礼仪式。因我公司承揽的碎石供料项目,已经有多家施工队近几天就要来签订合同,如果你们想干的话就尽快决定下来,不过我们公司还要检验一下你们工程队的资质,要是你们的资质不行的话,真要想干这项目,那还得宴请一下宝泰海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的“仉总”,给他送些贵重礼品,“仉总”这人可不好请啊……”
戴山见张南等3人都拿不定主意,便极力煽惑:“你们承揽下5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一立方米碎石48元的价格利润就很可观,这78元的价格可让你们多赚1﹒5个亿,这么高的利润你们还犹豫什么?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绝对已经在国务院立项,绝对不会发生上当受骗的问题……”
经戴山的一番鼓噪,张南等3人终于下定决心要承揽下500万立方米的碎石供料项目。因他们害怕因资质不行让这个赚大钱的项目“飞”了,便按照程绍义给点的那个“步”,在一家高档就店宴请了“宝泰海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的“仉总”。程绍义借机对“仉总”大肆吹捧,说海湾大桥项目是“仉总”一手从香港引过来的,已引进了5000万美元和100个亿的人民币。在席间,张南委婉地询问“仉总”那海湾大桥工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而“仉总”却答非所问,“欢迎你们跟‘程总’干,放心好好干就行了!”
当赵健询问海湾大桥开工的具体时间时,那“仉总”刚敷衍了一句“工程快批下来了”就被程绍义送走了。
张南3人花了1万多块钱的宴请费总算从那位神秘的“仉总”嘴里“买”到了两句云山雾罩的话,心里竟然塌实了,第二天上午便与程绍义签订了500万立方米的碎石供料项目“合同书”,并交纳了15万元的矿产“资源费”。之后,张南等人提出要去看看石场在哪里,程绍义迟疑了片刻便安排戴山领他们去,并再三嘱咐张南不要向村民询问此事,说村干部因为卖石场与村民矛盾很深,不要再惹出新的麻烦。
戴山把张南等人领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家河村东边的一座山上,说这座山就是“程总”买下的石场,那条进山的路也是“程总”出钱修建的。
其实,程绍义一个石场也没买,是因为戴山多次提出要看看石场,逼得他没办法了才领着戴山到这山上转了一圈。哪知,戴山竟然把程绍义的哄骗来了个“鹦鹉学舌”,让3位好朋友都信以为真。
因程绍义谎称青岛海湾大桥工程要在2004年1月8日举行开工典礼,碎石供料项目得提前开工。为此,戴山让张南尽快租赁办公楼,把办公设备置办齐备,还要把施工人员联系好,到时一接到开工通知即可进入石场作业,加快投资的效益。张南见戴山为他们想得如此周到,很快在胶南市灵山卫镇西门外村租赁了一座四层小楼,连买办公设备一共花了10万多块钱。
戴山见叶盛和华梅都在用电话催促联系的施工队快来签订合同,害怕程绍义揽下的这块“大肥肉”很快被叶盛和华梅“瓜分”了,急得他一次次给温州的3个亲戚打电话,要他们尽快带着签订合同的资金到胶南。因为程绍义曾告诉戴山,说他从烟台黄金机械公司签订了购买8台碎石机械设备,每台机械的最大设计能力为破碎石子500万立方米,那4000万立方米的碎石供料项目只能安排8个施工队干,要是那3个亲戚来晚了很可能就没合同可签了。在戴山的再三催促下,他的亲戚叶强、周然、李水很快相继赶到了胶南,什么情况也没问就让戴山领着与程绍义签订了3个合同,并把45万元的“矿产资源费”交给了戴山。而戴山在将此款移交程绍义时却截留下了75000元,因程绍义再三说那些“资源费”必需上缴国土局,好容易才从戴山口袋里又抠回了40000元。
程绍义尽管对戴山截留了35000元的“资源费”要作为他的“提成”有些不高兴,可他在内心里还是对戴山充满了“感激”,因为他没想到才十几天的时间,戴山就给他招来了4个施工队,让他诈骗到了56万元的“资源费”。而戴山自以为对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机向程绍义要“官”,说叶盛一个工程队也没拉来,根本不称职当那个“工程处长”,他要求接替叶盛的职务。
程绍义狡黠地笑了笑,当即给戴山下达了“工程处长”的任命书。为不影响叶盛的积极性,程绍义任命叶盛为“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部经理,并由他全权代表程绍义与前来承揽工程的施工队签订合同及其他事宜。
叶盛对程绍义提升他当“副总经理”自然是受宠若惊,可对让他代表程绍义与工程队签订合同之事却心有余悸。因为他知道,在合同书上签字是法人代表的事,他把“叶盛”三个字写在那合同书上,要是起了官司那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程绍义见叶盛有些疑虑,悄悄对他解释说:“我已经向‘总部’给你报批‘矿产开采公司经理’一职,任命书最近就会下来,等海湾大桥开工,我就要到大桥指挥部去忙活,你就代表我签字就行了……”
尽管叶盛总觉得代表总经理签订合同有些风险,可埋于心底的贪婪和物欲还是驱使他领受了程绍义委托的“重任”,因他知道手里握着合同“签字权”,他这个副总经理可就身价倍增了,仅凭“叶盛”2字就可捞到不少“外快”。
为不辜负程绍义的“重托”,叶盛决定进一步加大“招引”工程队的力度,快招引来几个工程队,用突出的“政绩”征服那个抢走他“工程处长”的戴山。因为他发现自打提升副总经理之后,戴山很嫉妒他,一直与他找别扭。
2003年11月20日,叶盛终于接到了兰州市肖洁的电话,说他找到了一个工程队,高兴得叶盛连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说已经有浙江的4个工程队签订了合同,要他尽快带工程队的人来胶南签订合同。
年已71岁的肖洁早已退休,是兰州很有名望的老工程师,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为了赚取那一立方米碎石两块钱的“中介费”,竟然通过朋友联系了青海的齐伟,经齐伟又联系了天津的张俊,经张俊又联系到了哈尔滨的刘安,这才总算找来了一个工程队。因“情况紧急”,肖洁约好齐伟、张俊、刘安务必在11月23日到胶南签订合同。因刘安要干碎石供料项目,他对签订合同自然谨慎,要肖洁这个“老工程师”帮他仔细审查叶盛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有无虚假。而老眼昏花的肖洁煞是认真地审查完了之后,竟说这些文件资料没有问题,还说人家浙江有4家工程队都签订了合同,咱还有什么可疑的。因刘安过于相信这位“老工程师”的审查,当即先交了6万元的定金,并与叶盛签订了5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合同。
最为令人可笑的是,肖洁、齐伟、张俊3个退休干部竟然住在了黄岛某宾馆,在此等候领取那1000万元的“中介费”,还四处打电话联系工程队,想再从中赚取一大笔“中介费”。
就在叶盛招引来了哈尔滨刘安的施工队不几天,华梅的“招引”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经过华梅多次游说,山东省东营市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亲自来到胶南市程绍义的“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不仅对程绍义那40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项目深信不疑,还认为那是个可以挣很多钱的“好工程”,当即交了5万元的定金,签订了1000万立方米的碎石供料合同,准备两个施工队来干,并再三承诺尽快将所欠的25万元“资源费”送来。
一个“空壳诈骗公司”,从2003年10月“挂牌”营业,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即招引来6个施工队签订了合同,这让程绍义又惊又喜。
为扩大“公司”的影响,招引来更多的施工队,程绍义认为他的“公司”不宜再设在台子沟村,便想把他的公司搬迁到浙江施工队张南在灵山卫镇西南园村租赁的办公楼上,并说服张南先出钱给他的公司购置上高档的办公设施,说此项费用等工程开工后从工程费里付给他,还再三承诺到时在工程上一定多给他些利润,把张南哄骗得只好同意。
程绍义在张南租赁的办公楼上挂上了那块“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铜牌,又加挂了一块“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海湾大桥附属工程指挥部”的铜牌。同时,程绍义为防止“发财招灾”,秘密在西南园村租了一处民房与老婆居住。
程绍义承揽下了青岛海湾大桥工程40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项目的信息,随着叶盛、戴山、华梅等人及6个签订了合同的施工队的传播,很快在全国建筑圈子传得沸沸扬扬,诱惑得很多工程队朝程绍义的“公司”纷至沓来,北京、云南、青海、山东、辽宁、福建、浙江等省市的9家工程队先后分别与程绍义的公司签订了5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合同,并交了定金和“资源费”。此时,程绍义的“诈骗公司”已与15家施工队签订了碎石供料合同,共诈骗“资源费”150余万元。
四 花招层出不穷
其实,程绍义伪造的那份“光大国际建设总公司工程部”与“青岛宝泰海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的协议书中,明确规定了碎石供料项目为4000万立方米,而且他与每个施工队签订的合同书中也写的很明白,碎石供料为500万立方米,也就是说他那4000万立方米的碎石供料项目仅能与8个施工队签订合同。那么,程绍义是怎么诱骗15个施工队与他顺利签订了合同的呢?
这当然要“归功”于程绍义的贪婪和奸诈,也要“归功”于叶盛的帮忙。因为叶盛与第八个施工队签完合同后曾请示过程绍义,说4000万立方米的碎石供料合同都签订出去了,后来的施工队还敢不敢再签合同,而程绍义却说:“多多益善,无非到时候把工程量给他们平均分分就是了。”
听了程绍义的这番暗示之后,叶盛更断定程绍义承揽的这个所谓“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碎石供料项目”完全是一场骗局。因为他刚到公司不长时间就发现程绍义的“公司”根本没有营业执照,程绍义更不是法人代表;程绍义总是说海湾大桥要马上开工,可他连国务院批复文件的复印件都没有,既没有大桥的建设图纸,就连大桥建在什么位置他也不知道;程绍义的“公司”与“青岛宝泰海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那份40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项目合同书中有个明显的大漏洞,要求每天供应4万立方米碎石,那就需要每天有320辆车同时在路上运送石料,这么大的运输量是很不正常的……
尽管叶盛还发现了很多程绍义涉嫌合同诈骗的疑点,但利欲熏心的叶盛还是决定充当程绍义诈骗犯罪的忠实“助手”。因为程绍义许给他的那个很有实权的“副总经理”,确实让他得到了“甜头”和“实惠”。这个贪婪的家伙竟然凭借他那“合同签字权”和副总经理的头衔,以“在工程上给予照顾”为幌子,向施工队索要“好处费”17000元,并背着程绍义与一个施工队签订了一份洗沙合同,将20000元定金中饱私囊。尤其是每次与施工队签订合同前后,叶盛总是要施工队请他到高档酒店吃喝玩乐,还要包着他洗桑拿嫖小姐的费用。用叶盛自己的话说:“我早就发现程绍义是个大骗子,可跟着他干也不会赊本,整天有吃有喝有玩的,还可以从中捞取很多‘油水’,为了这些也得帮着程绍义这个骗子继续诈骗下去……”
因程绍义说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在2004年1月8日举行开工典礼,大多数签订合同的施工队在11月底都来到胶南市灵山卫镇租赁了房屋,运来了设备等待着进石场作业的通知,可半个多月过去了一直没有开工的消息。施工队的人等急躁了就找程绍义询问,程绍义却搪塞,说近期国家领导人有重要“出访”活动,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开工典礼仪式要延期举行。
此时,叶盛听到有的施工队开始怀疑上当受骗的风声,急忙出谋献策为程绍义“救火”,于2003年12月18日以“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名义对各施工队下发了一个“紧急通知”:经与总公司协商,现将购置破碎设备的有关事项通知你们。破碎设备由光大公司统一购置,交与你们使用,设备款由公司分期扣回,具体扣回时间根据工程进度而定。凡是交资源费的施工大队,准备除破碎设备以外的辅助设备,即可参加施工,公司向各施工大队对该项目所做的准备表示肯定并致以谢意。
叶盛本想用他起草的那个“紧急通知”把施工队的“火”救下,没想到却“引火烧身”。因为施工队为了作好施工准备都想先看看石场,而那石场根本还在泡影里,还害怕让施工队知道他与15个施工队签订合同的底细引起更大的麻烦,只得分别领着施工队的人去看石场。因根本就没有石场可看,叶盛索性把李家河、姜家窑、西华山村的几个山梁都说成是他们公司买下的石场。因为要求看石场的人多了,他索性把小珠山也说成他们公司买下的石场。有一次被一位村民当众揭穿,说小珠山封山都好多年了,是自然风景保护区,正在搞旅游开发,哪能让开山打石头,尴尬得叶盛只好以记错地方了来搪塞。
为稳住那些施工队,叶盛对前来质询的人又是敬烟又是递茶,还把程绍义给他的“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与烟台黄金机械公司签订的购买碎石机合同拿给质询者看,并说购买一台碎石机要715万元,购买8台那可是5720万元啊,要是没有青岛海湾大桥碎石供料项目,谁敢花那么多钱去购买这些设备!
叶盛竟然用那个“紧急通知”和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将施工队那把眼看要燃起来的“火”给“救”下了。为此,程绍义更加赏识叶盛,直称赞叶盛是他的“好帮手”,并给了叶盛15000元的红包作为奖赏。
然而就在此时,刚向程绍义要了个“工程处长”的戴山却突然不辞而别。原来,戴山通过北京的朋友给探听明白了,国务院对“青岛海湾大桥”工程何时开工建设根本没有批复,而程绍义所说的开工时间纯是胡说八道,所谓他承揽到了4000万立方米碎石供料项目也是骗人之谈。
戴山尽管知道了程绍义是一个大骗子,可他实在没有勇气把这个底细告诉他的朋友张南和3个亲戚,因为那4个施工队都是因为太相信他才急急地钻进了程绍义设计的那个“金色陷阱”,一番自责之后,他还是带着截留下的35000元“资源费”悄悄溜走了。
五 金钱拽住了老总的脚
程绍义知道他制造的这场大骗局迟早要“露馅”,开始为潜逃做前期准备:以去北京“总公司”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为幌子,先后两次偷偷回到了丹东市,将105万元赃款交给了他的三姐夫谭某,让其分别存到了3家银行,并开始对诈骗的赃款开始挥霍,花8000余元买了一块“浪琴”牌手表,花6000余元买了一部“索尼”牌数码相机,领着他老婆、邹某、华梅4人去云南旅游花费了40000余元,给他前妻的女儿治病寄去了60000元,给他后妻的儿子买房子寄去了68000元,给治疗自己的前列腺病、心脏病和治疗他老婆的心脏病共花费了12万元,还给了华梅5000元。
不过这个贪婪的家伙并没有打算马上潜逃,他决定等把施工队欠的那76万元“资源费”都要齐了,再以收取每个施工队资质“考察费”1万元的名义诈骗十万、八万的,然后才实施他的潜逃计划。因为他知道那些已交纳“资源费”的施工队大都是个体户,其资质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他们再缴纳10000元的“考察费”,他们肯定都会交。同时,程绍义还决定以春节要给有关部门领导送礼的幌子再诈骗一笔钱。
于是,程绍义用此手段不仅让张南的施工队缴纳了10000元的“考察费”,还让张南给他买了2部价值8000多元的手机和价值5300余元的“中华”牌香烟,还让赵健花了9000余元给他老婆买了一条白金项链,仅从这一个施工队就又诈骗了现金及物品价值33000余元。然而,当程绍义以此手段向其他施工队敲诈时却碰了“壁”,因为那些工程队都以“等工程开工后再交”为由来搪塞他,让他的“考察费”诈骗只好暂时搁浅。
为尽快将施工队欠的那76万元“资源费”骗到手, 2004年2月26日,程绍义伪造了“青岛宝泰海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给“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书面“通知”:
兹因青岛海湾大桥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序(绪),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希你单位接此通知后,立即做好海湾大桥等工程的材料准备工作(材料主要是钢筋、水泥、河沙、石子),并立即设立海湾大桥专项资金的专用账号,以便将前期的启动资金汇入你处,便于工程如期开工。
程绍义把这个伪造的“通知”交给叶盛,要他立即将“通知”寄发给那些还没有交齐“资源费”的施工队,并让副经理华梅一次次给那些施工队打电话,催促他们快来胶南交齐所欠的“资源费”,可那些施工队却都说等工程开工时一定交齐。
程绍义见此“招”效果很不理想,决定再用一“招”。2004年4月8日,程绍义又伪造了“青岛宝泰海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给“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进场通知书”:
因海湾大桥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序(绪),请贵公司接此通知后,立即着手办理以下事宜:一、将各施工队伍的开户手续准备完善,由贵公司统一办理银行开户。二、将矿山设计、山体整理、工业广场、设备按(安)装、生产生活用水、临建、运输、道路、机械设备调运等费用预算速送指挥部。三、接通知后,立即安排管理人员于2004年4月12日前进入施工现场。四、于2004年5月26日前做好接款准备。五、2004年5月30日前将施工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程绍义把他伪造的“进场通知书”让叶盛马上电传给欠交“资源费”的施工队,并让华梅用电话措辞严厉地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凡是在规定时间内未交齐“资源费”的施工队后果自负。
程绍义的这一“招”倒挺厉害,不仅让那些拖欠“资源费”施工队认为“青岛海湾大桥”工程马上就要快开工了,也加快收缴“资源费”的进度,都纷纷给他打来电话,说正在筹措资金,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所欠的“资源费”全部交齐;还给程绍义带来意外惊喜的是,仅几天的时间就接到了十几家工程队的电话,说近几天都要带着15万元“资源费”来胶南与他签订“海湾大桥”碎石供料项目合同。
准备潜逃了竟然还有这么多单位“上钩”,程绍义自然兴奋不已。
其实,程绍义已经意识到他制造的这场大骗局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急急地办理了他与老婆的出国护照,为潜逃国外做好了准备。因为他隐约听到胶南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已在秘密调查他的公司,可那难填的欲壑还是驱使他铤而走险再“坚持”几天。因为北京某工程公司经理杨利来电话,说他已决定派人5月10日去胶南将所欠的13万“资源费”交齐;还有山东省东营市某建筑公司的李强也来电话,说5月10日派人到胶南付清所欠的25万元“资源费”。
当然,让程绍义决定要冒险再“坚持”几天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因为最近几天有十几家工程公司要带着“矿产资源费”来与他签订“青岛海湾大桥”碎石供料合同。为此,程绍义决定等把那200多万元“资源费”拿到手就立即携款潜逃。
然而,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六 欲壑难填落法网
2004年4月14日上午,胶南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一名自称叫张明的电话举报:在胶南市灵山卫镇有家“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以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碎石项目诱骗7家工程队签订协议,收取巨额“资源开发费”。该公司经理程绍义、副总经理叶盛具有诈骗嫌疑……
经侦大队大队长潘月光对此案非常重视,立即组成专案组会同灵山卫派出所对灵山卫辖区旅社、出租房进行秘密调查,寻找与“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签订合同的单位人员。令专案组民警尴尬的是,签订合同的施工队不仅对“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碎石项目深信不疑,还对公安机关调查此事十分反感,说公安机关是管社会治安的,不要干扰他们的工程建设,搅黄了他们好容易承揽到的这个“赚大钱”的工程。
为尽快查明事实真相,防止受害人继续上当受骗,专案组调取了施工单位与“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签订的“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碎石供应)合同书”,到青岛市政府有关部门调查证实,“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将近期开工建设纯属虚假情况,由此断定程绍义具有重大诈骗嫌疑。这一重大警情,引起了胶南市公安局局长隋刚的高度重视,要求专案组立即对程绍义、叶盛等人的行踪进行严密监控。
因程绍义长期不在“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办公,专案组经过工作,终于说服与“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签订碎石供料合同的A公司配合警方对程绍义的秘密侦查。专案组民警的安排A公司经理多次约见程绍义,可程绍义总是以在北京“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汇报海湾大桥工程或在青岛市政府召开海湾大桥工程会议等各种理由推辞。
2004年5月10日,A公司经理根据专案组的安排,以给程绍义介绍的客户要与其签订合同为名,邀请程绍义吃饭,可狡猾的程绍义答应后却未出现在约定地点,仅安排叶盛等人前去打探情况。
专案组民警又安排A公司经理约程绍义去洗浴中心按摩洗浴,终于把程绍义“钓”到了黄岛某酒店。专案组民警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在黄岛某酒店将程绍义秘密捕获,一路将居住在“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直属一公司”的叶盛等人查获。
令程绍义沮丧和尴尬的是,当他刚被两名便衣警察押出宾馆时,3名怀揣着53万元“资源费”的经理正呼喊着“程总”向他跑来,尤其是那十几名远道而来的经理,竟然包围着程绍义要马上签订合同,直到他们发现“程总”手上的那副铮亮的手铐时才都惊诧得面面相嘘,很快恍然大悟。
而程绍义却怨恨地瞪着那些人,责怪他们为什么昨天不来。因为在程绍义看来,只要昨天收到那200多万元“资源费”,他昨晚就携款潜逃了,今天也就不会被胶南警方戴上那副冰冷的手铐了。
程绍义被公安局抓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早已在胶南安营扎寨等待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队。施工队的头头们都纷纷跑到了程绍义的“公司”探听消息,可“公司”已是人去楼空,当他们打听明白程绍义的确是个大骗子时,浑身都直冒冷汗,因为程绍义不仅仅是骗走了他们15元的“资源费”,而施工队到胶南的各种开支也不是个小数目,更不用说那些间接的经济损失了。
在这些上当受骗的施工队中,损失最惨重的应该是来自浙江的张南,因他不仅让程绍义骗去了15万元的“资源费”和10000元的“考察费”,还让他索要去了30000元的“旅游费”、33000元的“送礼费”及35000元的办公用品、伙食费和电话费,再加上租赁房屋和施工队4个多月的花销,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万元。一说起这惨重的经济损失,张南就悔恨得掉眼泪,说不该轻信戴山,掉进了程绍义设计的这个“金色陷阱”。
落入法网的程绍义,自知诈骗数额巨大,且给很多受害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自己的罪行百般抵赖,妄图蒙混过关,逃脱法律的严惩。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专案组民警经过两个昼夜的艰苦审讯,终于彻底摧毁了程绍义的精神防线,迫使他如实供述了以“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实施诈骗犯罪的全部过程,但对诈骗的赃款却拒绝回答藏匿在什么地方。
专案组民警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番政策攻心和真情感化,终于迫使其供述了将105万元赃款藏匿在丹东市他三姐家中。
为防止赃款被程绍义的亲戚转移,胶南市公安局长隋刚果断地决定,要不惜代价尽最大努力为受害人多挽回些经济损失,当即命令经侦大队大队长潘月光亲自带领民警连夜乘飞机赶赴丹东,追缴那105万元赃款。
潘月光不顾旅途的劳累,刚下飞机即带领民警紧急投入了追赃的战斗,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几经周折终于将程绍义藏匿的105万元赃款悉数追回,迅速破获了这起“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特大诈骗案。
程绍义这个骗子,以全国都在关注的“青岛海湾大桥”工程作为诈骗的目标,用“32亿元”的碎石供料项目铺设了一个“金色陷阱”,诱骗全国15家施工队钻进了这个“黄金陷阱”。当然,他也自然要毁灭在自己铺设的那个“金色陷阱”里。
但愿人们能够从这个特大诈骗案中读懂些什么,同时也在此告诫那些形形色色的骗子们,不要再“玩火”了,因为“玩火自焚”最终是骗子们的可悲下场!
(文中除犯罪嫌疑人程绍义系真名外,其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