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随
晓 音

上次见到方媛是什么时候?印象里还是一年前。那时她刚从戒毒所出来不久,信誓旦旦向我保证,她不会再碰毒品了。我相信了她。

方媛是我的发小。我俩是一起长大的好姐妹,一起上的小学和初中。上高中时我家发生变故,我不得不寄宿在县城的亲戚家,渐渐和方媛断了联系。但我忘不了她,忘不了在我童年时代的至暗时刻,是她挺身而出保护我,尽管她和我一样脆弱,一样不堪一击。

后来相见,缘于秋生的一起案子。方媛的老公因贩毒被判死刑,万幸的是方媛没有牵涉太深,不幸的是她染上了毒瘾。现在,轮到我保护她了。我请秋生帮忙协调,把她送进了戒毒所。她戒毒期间,我竭尽全力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想方设法坚定她戒毒的信念。让我欣慰的是,戒毒所的管教告诉我,方媛的确是在努力戒毒。

从戒毒所出来之后,我又跟社区联系,安排她当了社区里的志愿者,一方面是为了给她找点儿事做,千万不要因为无所事事回到过去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从侧面了解她的情况,毕竟我有我的工作,不能随时关照她。好在社区那边的反馈不错,我彻底放心了。

可此时此刻,我怀疑我是不是过于一厢情愿了。戒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了戒毒所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很可能有反复……这是戒毒所的管教告诉我的,多年跑政法口新闻的所见所闻也印证了管教的说法,可我就是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方媛身上。

晚上加完班刚出单位的大门,我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面的拐角一闪而过。我认出了她,加快脚步跟在她的身后。本想上前拍拍她的肩膀给她一个惊喜,可是看她鬼鬼祟祟的样子,一种不祥的预感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尾随了片刻,我意识到方媛跟我一样,也是在跟踪某个目标。不一样的是,她的跟踪太不专业了,她差点儿就把跟踪二字写在自己脸上了。一路上,有不少人对她侧目——就连路人都看出她的古怪来了。当然,她跟踪的目标也很容易分辨,尽管我只是看到了一个背影。应该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休闲衣裤,但根据我的经验,这身打扮可不便宜。男人步履从容地走进一家酒吧,丝毫没意识到自己被跟踪了。

方媛在酒吧门口站了片刻,紧张地环顾四周,我赶紧躲在一个公交站牌后面。酒吧门口的服务生为方媛开了门,方媛迟疑片刻,探头探脑走了进去。这个时间,酒吧还没怎么上客,我没敢跟进去。不过,隔着玻璃,大致能看清里面的情况。方媛跟踪的那个男人坐在吧台前,跟服务生说了几句什么,服务生给他拿来一瓶啤酒。方媛则坐在靠窗的位置,也不点任何饮料,就直勾勾地盯着那个男人的背影。

她这是打算干什么?不会是毒品交易吧?我的心沉了下去。我记得前些日子社区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方媛积极参加社区里的禁毒宣传。难道都是伪装?难道她依然在吸毒?还有更让我纠结的,一旦我发现方媛和那个男人之间有毒品交易,我是不是该当场报警?

让我不解的是,那个男人一直面对吧台,并未回身。方媛也依旧坐在座位上,两个人没有任何接触。十分钟后,男人起身离开酒吧。方媛也匆匆站起来,紧跟着男人出来了。然后,让我震惊的一幕发生了。男人站在酒吧门口伸手打车,他身后的方媛上前一步,把手伸进了男人的口袋,掏出了他的手机!

方媛在偷东西?难道是没钱买毒品了才出此下策?问题是,偷东西你倒是专业点儿啊,你这么明显的动作,不止那个男人,就连酒吧门口的服务生也看得一清二楚。结果不出所料,方媛被抓了个现行。我不用再纠结是不是该报警了。五分钟后,一辆警车停在酒吧门口,把方媛、那个男人和酒吧服务生都带走了。

我赶紧给秋生打电话。半小时后,秋生回复:“你不用担心了。你这个朋友,立功了。”

好了,读者朋友,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参考答案见下期)



责任编辑/季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