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的阁楼
文/晓 音

去年这个时候,也是那么闷热的天气,莫莉协助警方阻止了一起谋杀案。协助——事后关于这起案件的官方报道里,用的就是这个说法,我觉得这是警方给自己脸上贴金。预感到可能会有谋杀发生,莫莉去公安局报案的时候,警察对她什么态度?以为她在胡言乱语。

具体点儿,那个认为莫莉在胡言乱语的人,就是秋生。但秋生并不一口回绝,而是把她打发给我,让我跟莫莉聊聊。这就是秋生的狡猾之处:如果真的有谋杀案,那是警方的先见之明;如果没有,警方也不必为此惹麻烦。事后证明,这果然是个烫手的案子,涉嫌谋杀的那对夫妻的长辈都是省里的高官。好在莫莉在他们下手的时候及时阻止,人证物证俱全,让他们无法抵赖,否则会是个什么结果,还真的难说。

莫莉拥有常人不具备的敏感,尤其是某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正是因此,她才从那对官二代夫妻的片言只语中发现谋杀的前兆。去年那个案子之后,我和莫莉成了朋友。我还以这个案子为素材写了篇侦探小说,在小说里,我尽情地把秋生嘲笑了一番,为莫莉出口气。莫莉对此倒是很淡定,劝我别那么刻薄:“其实也不怪警察,我只是听到两个人断断续续的聊天,说不出那两个人的身份,甚至不知道他们的长相,警察怎么会相信?何况,我是个盲人。”

是的,莫莉是盲人,自打出生,她的世界就是一片黑暗。莫莉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她从不曾体会过什么是“看见”,也无法想象“看见”是一种什么状态,她一直以她的听觉、嗅觉和触觉来感受这个世界,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习惯。在她看来,那些曾经能“看见”,然后不幸失明的人才是最痛苦的。莫莉虽然父母早亡,但有一个疼爱她的舅舅,比一般的盲人更幸运的是,她舅舅是个成功的生意人。所以,莫莉从没体味过生存的艰辛,在她遭到绑架的时候,还有人愿意不计代价地把她赎回来。

在“协助”警方破获谋杀案之后整整一年,莫莉被绑架了。她舅舅没报警,而是选择交赎金,哪怕莫莉在绑匪手中多待一分钟,她舅舅也无法忍受。三天后,有人在海边的沙滩上找到了莫莉。警察就是这个时候介入的,然后……居然就不了了之了!因为没人相信莫莉的话。

莫莉是在清晨去沙滩上散步的时候遭绑架的——莫莉的舅舅开的饭店就在海边,她经常早上一个人到沙滩上走走,呼吸带着点儿腥味儿的海风,光着脚感受一下海水的温度。时间太早,这片沙滩也不是海边浴场,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者。据莫莉说,绑架者是两个人,一男一女。他们把她架上一辆汽车,七拐八绕将近半小时(莫莉一直在心里默默读秒),关进了一所房子的阁楼。

行车期间,一路都是上坡,莫莉判断,囚禁她的房子应该位于半山腰,而且离海不远——虽然听不到海浪的声音,但她能听到海鸥的鸣叫,还有熟悉的微微带着点儿海腥味儿的气息。周围的环境比较安静,被囚禁的三天期间,她没有听到汽车路过的声音,没有人经过,更没有狗叫。换句话说,这里远离居民区,遛狗都遛不到这个地方。

阁楼狭窄逼仄。之所以认为是阁楼,是因为绑匪推着她爬木梯的时候,她差点儿摔下来。舅舅家也有这样的阁楼和类似的木梯,舅舅严禁她攀爬,但她还是偷偷爬过。不过,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绑匪基本上没有虐待她,一日三餐和饮水都不缺,唯一让她感到不适的,是没法儿洗澡。阁楼里没空调,这三天又正是夏天最闷热的时候,白天最难熬,身上的衣服总是潮乎乎的。好在阁楼有个小窗户,每到晚上,阵阵清凉的海风透过阁楼狭小的窗子吹进来,让溽热稍稍缓解。莫莉也是据此分辨白天和夜晚。

“我是幸运的。”莫莉对我说,“也许就因为我看不见,绑匪才没有要我的命吧。”

但是秋生,曾经犯过一次错误的秋生,这次依然如故。我提醒秋生,去年他也不相信莫莉的话,结果呢?可秋生说,正是因为去年那次,他才不相信莫莉。去年的案子破获后,媒体的采访,我的小说,让莫莉一时成了被关注的焦点。她可能习惯了被关注的感觉,所以,在那起案件的热度渐渐降低之后,又想制造一个新的热点。

我顿时怒不可遏:“你算什么破警察?你一点儿也不了解莫莉,她根本不是那种喜欢出风头的人!”

秋生面无表情:“我不需要了解她,只需要了解最近的天气。她自称被绑架的那几天,根本没有风。”

那么,读者朋友,您觉得莫莉是不是在说谎呢?

(6月30日截止答案,参考答案见第7期,“六月侦探榜”见第8期)

责任编辑/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