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烦透了。每天都是同样的解说词,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游客,你总是期待着下一拨游客文明点儿,规矩点儿,别那么胡搅蛮缠,可是,每次都一样……”
小妍是我高中同学,现在是一家旅游公司的导游。我们这个城市是古代中原某王朝开国皇帝的故乡,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吸引来的游客维系着这个城市里很多人的生存,比如小妍。但小妍对他们真实的看法,最好还是别让他们知道。
“在他们看来,这些王侯的陵寝并不是埋葬死亡的地方;这些宫殿的遗迹和名人故居并不是用来沉思过去的地方;这些寺庙并不是用来祈祷或者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平静的地方;甚至,我们这个城市也不是用来住人的地方……包括我和老朱,都是他们相片里面的背景,能证明他们这一个礼拜没宅在家里,而是出来浪了,就这!”
我惊异于小妍居然有如此犀利的表达,上高中的时候,小妍读课文都结巴,看来背导游词也并非一无是处。同样惊异的还有老朱,他甚至用敬佩的目光看着小妍,从他认同的表情上看,小妍毫无疑问也说出了他的心声。老朱是旅游大巴的司机,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不像我和小妍,我们和这个城市的多数人一样,都是上两代移民过来的。在老朱面前,我们不敢自称本地人,因为老朱不但世代居住此地,还有族谱,能上溯到那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的开国皇帝。有族谱的人,不论真假,都让人陡生敬畏。
秋生对小妍的牢骚不以为然,轻轻咳嗽两声,示意小妍别跑题。小妍于是言归正传。他们是四天前带的这个团,第一起案子发生时,大家都以为是意外。出事的游客叫艾娣,女性,四十多岁。本来约定的是早上七点半集合上车,但到了规定时间,艾女士没出现。小妍和老朱之前跟游客们打过招呼,为保证所有人观光愉快,请大家守时,旅游大巴到点就出发,谁也不等。尽管如此,老朱还是多等了十五分钟。可按时上车的其他旅客抱怨连天,尤其是一位叫邓伟强的大叔,一直在煽动大家的不满情绪,一次次向老朱指出,他们的每一秒钟都是花了钱的。无奈,老朱只好开车。快到中午了,小妍和老朱才接到警方通知,那位迟迟不露面的女游客出了交通事故,肇事车逃逸。
出事的时间是早上七点整,出事地点是旅游团昨天去过的一个景点,警方在尸体附近发现了相机三脚架和一台已经摔得支离破碎的照相机,这位艾女士大概对昨天在这个景点的留影不满意,今天一早去补拍,架好三脚架准备自拍的时候出事了。让小妍恼火的是,艾女士事先不打招呼,这是铁了心不打算遵守时间,让其他游客等她一个人。
尽管出了人命,可旅游公司老板认为这只是意外,不能影响其他游客的行程,观光活动必须继续。于是就有了第二起命案,发生在午饭后的购物时间。之前小妍和老朱一再提醒游客,购物期间可以自由活动,但请大家务必不要离开这条购物街。因为我们这个城市历史悠久,道路复杂,有很多曲里拐弯的小胡同,即便在这里生活多年的小妍和我也弄不清这些胡同到底通向哪里,他们不希望游客迷路,找不到上车的地方。结果到了集合时间,又有一位大婶没出现。这回找到她倒是没费多长时间,可惜只找到了尸体,在一条偏僻的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的小胡同里,是被她不知从哪个地摊上买来的一条围巾勒死的。
两个受害者来自不同的城市,之前并不相识,只是碰巧进了一个旅游团,警方花费大量的精力调查两个受害者以及这一车游客的社会关系,没发现他们之间有任何联系。而案发期间所有的游客都能互相证明,他们谁也没离开购物街,除了已经不能说话的死者。
这回毫无疑问是谋杀了,可公司老板依旧不肯放弃,放弃就意味着赔钱,因此,他们要求小妍和老朱在配合警方调查的同时继续旅游团的行程。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小妍和老朱只有硬着头皮去堵枪眼。而那位邓大叔又在煽动其他游客的情绪,要求旅游公司对他们这次充满血腥的观光行程进行补偿,诸如免费的餐饮供应、免景点门票或者干脆赔钱,以抚平他们经历如此残酷的谋杀案导致的心灵伤害。
然后就是第三起,邓大叔出事了。这位邓大叔违反景点规定,远离其他游客,一个人绕到某位历史名臣住宅的后院墙外,企图翻墙进入一个侍妾的寝室搞点儿纪念品,结果不知被谁拍了一板砖,呜呼哀哉。依旧是没有目击者,而出事期间其他的游客都在互相能看得到的地方。
小妍说到这儿,我看看秋生,我已经知道谁是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