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

文/吴 恒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语出《礼记》,意思是说在人的两个最基本的欲望中,第一个便是饮食。也许是长久以来物质匮乏的原因,中国人对吃有一种特殊的迷恋。这种迷恋体现在对食材的选择"海纳百川",体现在加工的手段五花八门,体现在菜肴的名称"博大精深"。

在语源学上,"吃"字对中文词汇也有较大贡献。在中国,好工作叫"铁饭碗",不好的工作叫"混口饭吃";受人欢迎叫"吃得开",没人理会叫"吃闭门羹";妒忌叫"吃醋",占人便宜叫"吃豆腐";交口称赞叫"脍炙人口",好逸恶劳叫"坐吃山空"; 在责怪他人多管闲事时,会说"你吃饱了撑的";见面打招呼,自然是以一句 "吃了吗"作为开场白。

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也就不奇怪当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许多人一边看着屏幕,一边流着口水,大呼过瘾。然而,正如一则评论所言:只有理性地审视这部唯美纪录片之外的另一个中国,才能帮助我们来理解这部纪录片何以能一炮而红。

是的,现实是舌尖上的中国有两个:"一个是这部宏大的纪录片,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日常社会新闻中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阳光与感动,是淳朴、温情、唯美、诱人的,是由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而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苦涩与纠结、冷酷与陷阱,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残留农药、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

夸张一点儿也可以说,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是艺术照,一个是生活照。

许多中国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是从2008年开始的,当时《东方早报》率先曝光了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数年里,奶粉的问题非但没有让消费者安心,毒大米、地沟油、瘦肉精的问题又纷纷浮出水面,消费者如惊弓之鸟。在所有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中,最让消费者揪心的仍然是奶粉的安全。奶粉的消费者大多是尚未能表达自己意愿的婴儿,爸爸妈妈喂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而中国父母此前也很少担心在正规商店买的婴幼儿食品会出现问题,但这一信任在2008年被打破,至今仍未能彻底复原。

国内的乳制品厂商试图重建信任,遗憾的是,他们的重点似乎放错了位置。一家国内知名的乳制品企业旗下的"母婴营养研究中心"曾发布过一个报告——《参照西方标准的配方奶粉明显不适合中国宝宝》。也许从科学角度来讲,是有几分道理,但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这种报告难免会受到消费者无情地嘲笑。一些消费者用脚投票,国内的奶粉商他们不再信任,于是将钞票撒向洋奶粉,以至于2013年2月,香港政府发布《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规定每名十六岁以上人士二十四小时内不可带两罐以上进口奶粉离境,并禁止十六岁以下人士携带奶粉,该《规例》于2013年3月1日起生效。这一规定顿时引发轩然大波。据香港海关的数据显示,规例执行的头两天,就拘捕了四十五人,检获违规携带奶粉一百七十八罐。以查"白粉"的方式来查奶粉,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人们为了得到安全的食品,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覆巢之下,安得完卵。奶粉如此,其他食品又能好到哪里去?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以为食品安全问题离自己很远,但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受害者。

一、毒从口入

食物,可以满足人们两个层次的需求:基本生理需求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所谓基本生理需求,即为了饱腹,这是对食物最低限度的要求,味道如何、营养如何、容器如何,对经济困顿的人们来说是顾不上的。而生活品质的追求,即古人所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则是指在实现了温饱之后,通过享用美食来享受生活,既要讲究色香味俱全,又要讲究营养搭配。然而,当下人们赫然发现,在吃饱与吃好之外,还有一事要操心,那便是吃得安全与否。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频频爆出安全问题:重金属米、地沟油、工业盐、头发酱油、敌敌畏醋、滑石粉茶……连生姜、大蒜等调料也未能幸免。俗话说"病从口入",是指吃了不干不净的食物容易生病,应对之策是少在外用餐,但殊不知就算你能管住自己,不下馆子,仍有可能"中招",因为食材本身就不安全。

大米的历史极为悠久,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字经》中说:"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其中的"稻"经过清理、砻谷、碾米等处理后即是大米。"六谷"(或"五谷")在中国泛指一切能吃的粮食作物。 在《黄帝内经》中,称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稍后的《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可以发现,不管是在哪种表述中,大米都是当仁不让的五谷之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尽管稻米的种植历史悠久,食用人群庞大,但是近年来,关于大米的食用安全丑闻频出,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影响最恶劣的当属大米重金属超标与陈化米问题。大米重金属超标,与环境污染问题有关:地方政府盲目求追GDP,广开工厂,结果是工厂把钱挣足后,一走了之,治理环境污染的烂摊子却没人愿意接。当初多快好省地建工厂,看上去是发展了经济,但工厂附近的居民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后的修复十分艰难,过程也十分漫长,污染的土壤一旦种植上庄稼,重金属就将侵入庄稼内部,再转移到消费者口中。

调查显示,大米中最常见的是重金属铅和镉的超标,此外还有砷、锌、铜等。2002年,农业部的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曾对全国市场上的稻米进行抽检,发现稻米中超标最严重的重金属是铅,超标率28.4%,其次就是镉,超标率10.3%。无独有偶,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的潘根兴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分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华北六个区域)随机采购大米样品九十一种,结果同样表明市场所售大米镉超标率为10%左右。这是一个很令人惊悚的数据,通俗地说,每吃十碗饭,就有一碗是重金属镉超标的,如果算上铅的话,那就是每吃十碗饭,就有三碗是超标的。2013年5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广州餐饮环节抽检结果,有44.4%的大米镉超标。

重金属超标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因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不容易被排出,累积到一定量就会引发慢性中毒。比如,镉在人体内一般积蓄在肾脏,会引发泌尿系统的病变,也会引发胃脏功能失调,干扰酶系统的运行,导致高血压;镉还会取代骨头中的钙,使钙流失,骨骼软化。铅则会导致肾脏损伤、贫血症以及神经机能失调。儿童对铅尤为敏感,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而且高血铅儿童往往比同龄正常儿童的身材要矮小。此外,研究表明,儿童血铅水平每上升一百微克,其智商要下降六至八分。

在众多被重金属污染威胁的案例中,广西桂林思的村最为典型。思的村隶属于阳朔县,与县城的距离不过四十公里。阳朔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城市,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之说。但其辖下的思的村,却因一种怪病广受国内土壤研究者的关注。思的村的村民多以种植水稻为生,近年来,这里不少村民得了怪病,双腿无力,浑身疼痛,去医院却查不出所以然,村民只好自己命名为"软脚病"。这种病的症状与"痛痛病"极为类似。"痛痛病"又称骨痛病,最早发现于日本,是一种因为食用了镉超标的食物而导致骨头疼痛的病。学者研究后发现,思的村的村民确实长期生活在镉超标的环境中:早在1986年,对思的村农田的检测结果就表明,其有效镉含量值为7.79mg/kg,是国家允许值的二十六倍。而种植在这种土壤里的农作物,镉含量同样超标,其中早稻的镉含量为0.6mg/kg,超出国家标准三倍,晚稻则为1.005mg/kg,超过国家标准五倍。

思的村的大米里镉含量严重超标的罪魁祸首,被认为是一座铅锌矿。这座铅锌矿就在村庄上游十五公里处,开发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当时几乎毫无环保意识,矿场中含镉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村民再用河里的水灌溉耕地,就使耕地污染,使出产的大米镉超标。统计数字显示,当地有超过五千亩土地被污染,随后的调查表明,在矿山发掘早期,排出的废水中镉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耕地灌溉水质标准的一百九十四倍。

思的村村民由于长期食用镉含量严重超标的大米,重金属在体内难以代谢,日积月累,才患上了这种软脚怪病。而这一问题,同时凸显出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尴尬之处,若非单一饮食来源,或长期食用,即使吃了有毒害的食物,也不一定能及时发现,等发现身体出现异常,通常为时已晚。

中国大米重金属超标问题频现的最主要原因,是各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并不觉得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有多大关系。地方官员总是喜欢论证"发展经济,大干快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的观点,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看来仍然是理所当然。殊不知,国内外大量的事例证明,无视环境问题发展经济,最后往往会得不偿失,人们将为此付出更大、更惨重的代价。

如果说大米重金属超标算是农民的无心之过(这多少有些勉强),那么,下面的行为当属不法商贩蓄谋为之了。听说过给人美容的,听说过给大米"美容"的吗?因为大米质量不好、卖相不好,商贩便出此下策,将其好好"美容"一番,方便转手给下家。

大米分为三类:当年生产的大米称之为新粮;新粮储存一年以上则称为陈粮;陈粮若因储存时间过长或储存不当而陈化变质,则称为陈化粮。新粮和陈粮都能食用,只是新粮比陈粮口感、香气要更宜人些,但陈化粮不能食用,因为其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已发生变化,使其食用品质和营养成分下降,甚至还会产生黄曲霉素等有毒有害物质。

按照2001年国家计委等五部委颁布的《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陈化粮只能向特定的饲料加工或酿造企业定向销售。但因其价格是新粮的一半,有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便无视消费者的安危,铤而走险,"包装"陈化粮进入了口粮市场。陈化粮中含有黄曲霉素的可能性很大,黄曲霉素对人或牲畜有急性毒副作用,并会诱发癌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强六十八倍。试验表明,黄曲霉素致癌最短只需二十四周,而且,因为黄曲霉素的裂解温度是280℃,所以一般的烹调加工并不能将其杀死。

在中国,陈化粮进入餐桌以及因食用陈化粮中毒的新闻并不少见,受害者多是弱势群体。2004年6月底,《新京报》报道了北京的"民工米"现象,并引用《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数据称,北京每年至少有近万吨的"民工米"被食用。"民工米"的特点是便宜,比一般大米便宜三分之一还多,这种大米多含黄曲霉素,但是通常卖家和买家都不太介意,因为这些米他们自己并不吃,吃的是在建筑工地干活儿的农民工,这种米也因此得名"民工米"。之后,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栏目跟进此议题,派出四路记者分别在北京、天津、廊坊以及哈尔滨的粮油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工米"并非北京特例,在其他三地也极为普遍。央视的报道立刻引发全国关注,各地方媒体的记者纷纷行动,调查本地的此类情况,结果显示,"民工米"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的粮油市场。

令人欣慰的是,2004年之后,中国的粮食购销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过去享受地方财政补贴的粮食企业完全市场化,政府对农民的补贴以现金形式直接发给农民。这样一来,农民、粮库都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在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粮食大量积压和陈化的现象已基本消失。但不可否认,零星地销售陈化粮的现象依然存在。有时因为米贩子的存储不当或长期存储,其仓库中的陈粮就可能变成陈化粮。为了获取利润,米贩子就会联合贪图小利的采购人员,致使陈化粮登上百姓餐桌。虽然陈化粮与新粮从外观上看有明显区别,但如果对陈化粮进行了二次加工,比如加工成米粉、酿酒等,那就难以区分了。而陈化粮中可能含有的黄曲霉素,并不会在酿酒过程中消失,仍有致癌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市场监管,才能让消费者放心。

2013年3月"两会"期间,广东代表团的代表钟南山院士在分组讨论时,表达了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他表示"每年有七百万至一千四百万吨废油,其中有三百五十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谁都可能吃到地沟油。"具体的数字可能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沟油在中国已经防不胜防。2013年5月3日,最高法院出台《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次对制售"地沟油"的处罚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规定称:如果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最高可判死刑。希望在这样的重典下,食品安全的形势会有所改善。

"地沟油",顾名思义,是指从地沟里打捞出的油。餐馆或者普通家庭吃完饭后会刷锅洗碗,因油比水轻,锅里或者碗里的油进入下水道后就会浮在水面上。"地沟油"贩子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撬开下水道的窨井盖,用特制的工具将油捞取上来,然后运到黑作坊进行提炼。除了提炼设备需要少许投入外,"地沟油"几乎算是无本生意,因为成本低廉,提炼出来的油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而另一方面,在外观和口味上又与正规的食用油相差不多,因此广受小餐馆、路边摊的欢迎,迅速占据市场。从污秽不堪的地沟里捞别人吃剩的油,已然让人很恶心了,但黑心商贩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疯狂而且没有底线。

2011年4月,重庆云阳县一栋大楼旁的粪池边,停着一辆三轮摩托车,车上有十多个塑料桶,一名男子正在用特制的工具从粪池里往外捞着什么。这个男子形迹可疑,路过的市民起了疑心,悄悄报警。民警出警后发现,这个男子正在把捞上来的生活残渣往桶里倒。为搞清他到底要做什么,民警决定先不打草惊蛇,待他开动摩托车后一路跟踪。民警随着这名男子到达城郊的一间民房后,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生产"地沟油"的黑作坊:房子里有汽油桶、缸、瓢、筛子等工具,房子外倒满了加工后留下的粪渣。整个黑作坊臭气熏天、污水四溢,民警当即联系了辖区的工商所,一举将这一黑作坊捣毁,缴获已经制好的"地沟油"二百多公斤。不错,这个黑心油贩就是用粪池里捞取的生活残渣来炼油的,这样的油,如果顺利加工出来,便会销售给路边的大排档和小餐馆,被消费者吃下去。好在据该男子交代,他是初犯,还没有将"地沟油"销售出去。我们只能希望他说的是实情了。

相比而言,广东的朋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2011年5月,一位从贵州到东莞打工的农民工,主动联系了记者要讨回公道。他一个月前被亲戚介绍到一个"地沟油"黑作坊打工,黑作坊本来就见不得光,加上安全措施又不到位,他在"搅油锅"旁工作时,不小心掉进了油锅里,严重烫伤。老板不愿意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准备逃走,他情急之下就联系了记者。记者随即报警,第二天,执法部门就端掉了这个黑作坊。现场触目惊心,散发着恶臭,熬制"地沟油"的原料里混着石子、塑料袋、卫生纸甚至卫生巾。据打工者称,这些原料 "有的是从下水道捞出来的,有的是收集餐馆的泔水,还有的是跟一些公司合作,由他们从化粪池抽上来,然后我们收购的"。等"地沟油"炼好后,会被装进油桶,凑齐一定数量,就派车运走,"据说是送到深圳的一些批发市场,东莞的批发市场也会送","因为价格便宜,深圳、东莞的一些大小餐馆都会去批发市场采购这种'地沟油'。"

不只是重庆、广东,哪里有暴利,哪里就有不法商贩的踪迹,"地沟油"是个全国性的问题。2010年初,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九名大四学生在该院何东平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武汉"地沟油"状况的调查工作,何教授同时也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的组长。他们调查发现,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一吨地沟油,成本仅为三百元左右。算下来,掏一桶地沟油就能挣得近百元,一人一天能捞四桶,一个月就能挣得上万元。这样的暴利催生了一条生产、销售"地沟油"的黑色产业链,即使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均爆出"地沟油"上餐桌的问题。不夸张地说,只要你下过馆子,就有可能吃过"地沟油",只是你没有察觉到而已。

2011年4月,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举办在即,在国家游泳队举行的世锦赛动员大会上,游泳中心主任尚修堂向运动员喊话:"若哪位队员被发现外出就餐,将被取消参加世锦赛的资格"。这样的警告匪夷所思,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更耐人寻味的是,在世锦赛开赛前,组委会为参赛人员起草了一份后被称为"史上最难堪"的安全用餐指南。在该指南中,列出了一组上海餐馆的名单,认为其可以为参赛运动员提供安全的食品,并建议不要去名单之外的餐厅吃饭,以免毁了自己的运动生涯。然而,名单上只有区区十五家餐馆。 之所以禁止运动员在外用餐,是担心他们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药检时体内残留的瘦肉精会导致其被视为服用了兴奋剂,这样的悲剧曾多次发生。

2008年5月,北京奥运会前夕,被寄予厚望的中国游泳健将欧阳鲲鹏尿检未通过,被查出体内含有违禁成分盐酸克伦特罗。此前,北京奥委会承诺将举办一届"最干净"的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对使用兴奋剂的"从严从重处罚"条例,表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服用,均将严惩。被称为中国男子仰泳第一人的欧阳鲲鹏,随后遭中国泳协终身禁赛。欧阳鲲鹏的辩解是在休假期间,他和家人聚餐吃烧烤,可能因为吃的肉里有瘦肉精,而盐酸克伦特罗正是一种常用的瘦肉精。中国反兴奋剂委员会对此的回应是,即使是误服,也决不手软,因为 "运动员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另一个教训来自于世界冠军、中国柔道名将佟文。佟文曾获得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冠军,但她在2009年柔道世锦赛后的兴奋剂药检时,盐酸克伦特罗呈阳性,被处以两年禁赛的处罚,并没收2009年世锦赛金牌。她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因服用兴奋剂被禁赛的奥运冠军。佟文一方面表示接受这一违规事实,另一方面积极上诉。万幸的是,国际体育仲裁委员会(CAS)在调查时发现,国际柔联在进行B瓶尿检时存在程序上的漏洞(根据规定,开启B瓶的检测过程,运动员应该在场,但国际柔联检测时并未通知佟文),出于对程序正义的尊重,决定撤销国际柔联的全部处罚决定。但国际体育仲裁委员会同样声明:这项裁决"并不能被理解为佟文没有过失,尤其是审判团并没有宣布佟文是否服用、是否故意服用了盐酸克伦特罗"。不管怎样 ,佟文算是逃过一劫,之后还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

相比而言,周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周密曾是中国国家女子羽毛球队的成员,与张宁、谢杏芳、龚睿娜并称为中国羽坛的"四朵金花",年仅二十二岁便排名世界第一(2001年),并在第二年蝉联。2006年,周蜜加盟香港羽毛球队,两年后再次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然而2010年6月,周蜜接受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飞行药检(不固定药检)时,尿检被测出含有盐酸克伦特罗。世界羽协随后作出禁赛两年的判罚,这不仅使她错失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机会,基本宣告其职业生涯的结束,也使她名誉扫地。

周蜜在新闻发布会上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她在此前的新加坡、印尼公开赛期间曾生病,在当地药店购买过感冒药。她先是认为可能因此摄入违禁药物,但相关药物送检后发现并无盐酸克伦特罗成分,因此世界羽联并未采信,维持原判。后来她回忆起,感冒之后她想吃粥,便未在香港队的食堂就餐,而是自己去市场买了一点儿猪肉。周密说:"我自己熬粥、煲汤,想补一下,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尿液呈阳性,没想到猪肉会带来这样的影响,直到出事后的两个月,我才知道猪肉这么危险。"

世界羽联的判罚已无法撤销,周蜜只能自证清白。她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禁赛后为保留证据,她一直没有剪头发,并将头发样本送往香港城市大学检测,发现其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含量仅12.4皮克,专家认为,如果是刻意服用盐酸克伦特罗,含量应至少高于这个数值五十倍。另一件事是她当时说:"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我会尽快生一个孩子,因为没有任何服用兴奋剂的人敢这样做。"她确实这样做了,四个月后,她与男友结婚并怀上宝宝。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曾对此事有过评论:"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讲,兴奋剂的确是起不了作用,因为羽毛球不是单纯的体能项目,还有技术含量,要求非常精确,是靠训练积累的技术技能。吃了兴奋剂,老把球打出界是比较麻烦的。"种种证据表明,周蜜被冤枉的可能性较大。而断送了她羽坛前程的,多半是那块来历不明的猪肉。

这些发生在运动场上的伤心往事,可以作为极好的旁证,让我们了解当下肉类食品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2012年7月,在宁波北仑区举行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中国队0比3负于美国队。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女排的主教练俞觉敏反思落败的原因,称女排发挥失常与三个星期没有吃肉有密切关系,"因为害怕瘦肉精,我们出来比赛是不敢吃肉的,这次是三周的时间。"这一消息传出后,听者无不啼笑皆非。

把比赛失利归咎于没有吃肉当然匪夷所思,但结合之前的例子来看,并非不能理解。而被悉心关照的运动员都这般提心吊胆,普通消费者又能好到哪里去?运动员被告知绝对不能吃市面上的猪肉,是因为他们要不时地被药检,即使食用了少量的瘦肉精也会被发现,影响前程。但普通消费者一则没有条件进行这样的检测,再则即使发现了,也不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危害,因此不会太在意。所以说,不是运动员比普通消费者更容易受到伤害,而是消费者受到伤害后不容易察觉。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是累积式的,长期食用,身体会遭受慢性毒害。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至2005年,中国共有2455人因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中毒,其中还有致死的案例。

生 姜

在中国的食疗理念中,生姜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淋雨了、感冒了、腹泻腹胀了,喝杯热姜汤就可以缓解症状;龋齿了,可用热姜水漱口……生姜,算是居家旅行、行走江湖必备良"药"。然而,就算这人见人爱的生姜,也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环节:种植和销售。

与所有的植物一样,生姜的种植也需要防治病虫害。但2013年5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毒生姜的曝光,又一次让全国消费者震惊了。据记者调查,山东潍坊地区的农民用剧毒农药"神农丹"喷洒生姜。"神农丹"的主要成分是涕灭威,剧毒,五十毫克就能毒死一个五十公斤的人,而且涕灭威能够被植物全部吸收。接受记者采访时,"憨厚"的农民实话实说,他们自己吃的生姜,种在另外一沟,"自己吃的不使药"。遗憾的是,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独善其身是很难的。这些短视的农民并不知道,滥用涕灭威不仅会使生姜上的农药残留超标,还会污染地下水。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自己吃的生姜没有用药,但他们平日喝的水,灌溉庄稼的水,都已被污染,也会导致慢性中毒。这样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农民用剧毒农药种植生姜与效益有关。据当地农民介绍,生姜容易生"病",尤其是种植三四年后,土地容易出现病虫害,严重影响产量,甚至会绝产。"一亩地刚开始种时,产姜量能达九千至一万斤,接下来逐年减少到六千多斤。姜每年就种一季,就算一块钱一斤,除去成本四千余元,一亩地一年也就赚两千元。"这种情况下,当经销商来推销剧毒农药时,称他们的产品能提高产量,不用可能会减产一半,对农民的诱惑就很大。"神农丹"杀虫效果好,而且价格很便宜,因此被广泛使用。

有毒生姜的受害者远非只有山东本地的消费者。因山东种姜颇为有名,所产生姜远销全国,据新华社的报道,广州、深圳、杭州等地都查获了来自山东的"毒生姜"。其中,广州是重灾区,在广州的一家果菜批发市场,记者调查后发现,来自山东的生姜超过80%,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潍坊的。据该市场的经销商介绍,这里每天进姜上百吨,供给整个广州市场。广州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抽检了八个生姜样品,发现有两个不合格,涕灭威超标。

更让人震惊的消息是,潍坊出产的生姜分销售途径有两种:内销与出口。因为外国的经销商对农药残留检测十分严格,所以农民在出口基地种植的生姜都不使用便宜的剧毒农药,而是用另一种安全的生物药,不过价格更贵。但内销的生姜管理不严,采用的是抽查制度,且是自己送检。业内人士称,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并不难,只需找几斤合格的生姜送去检验就可以了。就这样,利益驱动加上监管失职,喷洒剧毒的生姜成了国人餐桌的"特供"。

在种植环节,生姜可能会被喷洒剧毒农药,而在销售环节,生姜则可能会被使用硫黄。生姜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产地与经销地往往相隔很远,千里迢迢,运输翻山越岭,耗时苦多。生姜在长途跋涉中,或在囤积时会慢慢变老,姜老珠黄,卖价自然就会被压低,这也就是常说的"卖相不好"。这样的生姜一般会被打折出售,或作废品处理。但商家们不甘心,他们认为即使不能让生姜真的变得"年轻貌美",也要让生姜变得能"看得过去"。经过不断地摸索与尝试,不法商贩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性价比极高的方法:用硫黄熏。

原理很简单,硫黄在熏蒸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常见的漂白剂,能与被漂白物生成无色的不稳定化合物,使其外观光亮,色泽鲜艳。业内人士介绍,"熏制过程很简单,熏制前在生姜上泼点儿水,将生姜装进袋子,围成一圈。硫黄放入容器中点燃,放入圈中,盖上塑料布和棉被,熏一个小时就好了。因为盖着塑料布,硫黄燃烧后发出的气体逃不出来,熏的效果就会好很多。"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用于大规模加工,把生姜堆在屋子里,直接在屋中间架几口大锅,锅里放上水,水里放进硫黄,然后点火煮水,并封闭门窗,等硫黄水快蒸干时就可以开门取货了。这样,数斤硫黄就可以漂白近万斤生姜。除了烟熏,还有更简单的办法:用药水喷洗。将含有硫黄的药粉加水摇匀,喷洒在色泽暗淡的生姜上,仅需十分钟,这些"卖相不好"的生姜就能变得光鲜亮丽。或者使用大盆,盛装硫黄水,将生姜放置其中进行漂洗。

短期摄入微量的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不大,人体本身存在有内源性的亚硫酸盐,能耐受一定水平的亚硫酸盐。然而,如果长期摄入残留在日常食物中的二氧化硫,即使是低剂量的,也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尤其是呼吸与消化系统,会使其黏膜受损,并引发慢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肺气肿等疾病,甚至对肝、肾脏等器官也有损害。因此对于每天都要食用的生姜,请务必处理干净。最常见的办法是去皮,不管生姜是喷洒"神农丹"的,还是用二氧化硫熏出来的,其表皮的污染是最严重的。另外,如果有条件也可采用"碱洗法",即在水中放入少量碱粉(无水碳酸钠)或碱(结晶碳酸钠),搅拌均匀后放入生姜浸泡五分钟,捞出洗净即可。

二、间接中毒

是不是平时多加注意,少吃不干不净的东西,就可以避免问题食品的伤害呢?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很多时候,食品安全的问题不仅仅是食品本身的问题,食品包装也存在安全隐患。这种事情往往防不胜防。

爆米花桶

2011年4月,有媒体曝光,北京的不少电影院使用含致癌物的爆米花桶。也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曾发现,一些爆米花桶内侧较白较亮,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桶可能使用了大量的荧光增白剂。根据国家规定,因为爆米花桶与食物直接接触,因此必须要用"食品级白卡纸"。但这种纸张比较贵,于是,一些不法商贩用回收的废纸制造爆米花桶,但废纸打的纸浆颜色不好看,为了显得更白,便用荧光增白剂对其进行漂白。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化工染料,可提高纸张、纤维织物的亮白程度,但荧光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达到一定剂量还会诱发癌症。因此,按国家规定,这种增白剂是不允许用于食品包装的。据知情人士透露,用废纸加荧光剂做成的纸桶,其成本要比正规纸桶低20%。为了这20%的差价,影院便无视消费者的健康了。

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都有电影院,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城市会安全吗?各地媒体纷纷跟进。结果让人悲观:上海、广州、青岛等地纷纷中招。上海质监局随后查封了十万余只荧光剂超标的不合格爆米花桶。这并非某地或某影院的个案,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青岛的记者在调查走访时发现,当地的批发市场里,虽然爆米花桶种类繁多、价位不同,但居然全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而且记者还发现,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大部分从未关注过爆米花桶的质量问题。一方面,消费者可能并没有想到爆米花桶中也能含有致癌物质;另一方面,一般人看电影的频率,以及看电影时吃爆米花的频率不会太高,所以消费者在摄入少量荧光粉后,并不会立刻显现出中毒症状。

爆米花桶不是唯一出问题的食品包装。食品包装与医疗垃圾,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不法商贩那里,这两者就像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医疗垃圾是指与病人的血液、身体接触过,由医院输出的污染性垃圾,比如一次性医疗器具、术后废弃品等等。医疗垃圾可能直接或间接感染病毒,或含有其他危害性物质。在中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垃圾被列为首要危险废物,对其进行的收集、消毒和焚毁处理,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规定来执行。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垃圾竟和食品包装扯上了关系。

2009年,郑州市的市民张先生,在当地一家医院看望病人时,偶然看到,有两名男子从医院的医疗废弃物室往外运送医疗垃圾,这引起了他的疑心。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他一有空就在这家医院的医疗废弃物室旁蹲点,终于发现医院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将医疗废弃物私自倒卖。又经过了三个多月的跟踪调查,他发现郑州市多家医院存在这一现象,有专人负责将四处收集到的医疗垃圾运到废品收购站,收购站将塑料类的医疗垃圾粉碎,然后卖给塑料制品厂,塑料制品厂再用这些原料制成生活用品,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食品包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先生向公安机关报了警,民警随后的调查证实了这一产业链的存在。

但遗憾的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案件的处理陷入瓶颈。根据卫生部卫办医发(2005)292号文件的规定:"使用后的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不少医院便以此为借口,不承认其在医疗垃圾管理上的失职。另外,对违规使用这些医疗垃圾的人,法律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使得这些没有职业操守的商贩躲避了惩罚。媒体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公安机关将几名涉案人员控制后,经调查,被控制的人员够不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处罚标准,已被依法解除控制。"面对这样的状况,消费者大概只能选择少用塑料制品来降低风险了。

纯净水桶

在所有的食品包装中,与消费者接触最频繁的应该是纯净水桶了。营养学家一直告诉大家要每天勤喝水,但如果喝进去的水不卫生,其结果喝得越多,健康风险越大。其实纯净水本身的问题不大,虽然2013年4月"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展开激烈争论,让消费者开始担心纯净水的安全,但目前看来,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国家与地方标准的不统一,水本身的质量倒不是大问题。纯净水的安全隐患在桶身上,而这也是消费者最容易忽视的。

纯净水桶能出什么问题呢?这要从桶装水的循环流程说起。一桶合格的桶装水,它的生命周期应该是这样的:由正规厂商生产,贴好防伪标签,包装完整后交付给代理商,代理商再转运至送水站,再由水站搬运到消费者家中或者办公场所,使用完毕后消费者再将水桶交还水站,水站交还代理商,代理商再交还厂商。在这个环节中,水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会有黑作坊自购水桶,冒充大品牌,灌装自来水然后送到水站。水站的老板当然有能力分辨真假,但因为有利可图,因此与黑作坊狼狈为奸。

纯净水桶作为饮用水的容器,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水质,因此也有国家标准。按照规定,为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水的质量安全,循环使用的水桶材质必须是食品级全新料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C桶虽然安全,但价格较贵。考虑到造假的成本总是更低,因此就不要指望生产假水的小作坊会选用这种桶了——他们总是能找到更便宜的替代品。当然,便宜是有代价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黑心PC桶按对人体危害程度从小到大排序为:非食品级的PC桶、食品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桶、用废旧塑料或其他劣质废料制成的桶。

据《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的一篇报道,为了检验不同材质的水桶对纯净水水质的影响,某饮用水公司的经理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把同样品质的纯净水放置在四种不同材质的饮水桶中,分别是食品级的全新料PC桶、非食品级的PC桶、PET桶和黑心PC桶。二十多天后,检测结果让水质分析专业出身的经理大吃一惊:"用肉眼看,放置在不同饮用水桶中的水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经专业仪器检测后,水质的差别显而易见:食品级的全新料PC桶中的水没有任何杂质溶入;非食品级的PC桶和黑心PC桶中的水溶入了很多有机物和重金属;PET桶中溶入的杂质最多,甚至在其中发现了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的二恶英。"

明知对人体有害,但黑心商家还选用这种材质,自然是利益驱动了。一些业内人士将市面上的水桶分成三类:"白桶"、"皮桶"和"黑桶"。"白桶"即PC桶,符合目前国家的标准,成本约在二十五至四十元之间。"皮桶"指PET桶,成本在八至十元,比PC桶便宜一半多。但是PET桶容易变形,且无法承受高温,高温下易分解出致癌物质,而高温消毒又是桶装水水桶最常用的消毒方式,如果水桶循环使用,则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溶解于水中。长期饮用PET桶装的水,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导致头昏、胃痛等多种症状。因此国家规定,PET桶仅适用于一次性饮用水包装,不能作为桶装水容器反复使用。然而因为更加便宜,为压缩成本,不少商家选择了它。"黑桶"则是指那些在生产过程中掺有超过使用年限的桶、废旧光盘甚至输液管等废料的桶,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每年中国进口的PC废料近百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不法商人用来假冒食品级PC。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废料如光盘、阳光板、输液管、针筒等均属于工程级原料,并不适合吹塑工艺,并不能直接制成水桶。但"聪明"的制假者总是会"土法炼钢",他们用科学的技术改造这些原料,使其适应吹塑工艺。例如光碟,就是首先把其打碎,用强酸把印刷的油漆洗去,然后漂白、塑化、造粒,将其变成再生料,用于制造PC桶,而由于用这类再生料生产的桶韧性差,不耐用,于是造假者又发明了'增韧剂',用以改变材料的抗衰性能。显然,新添加的这些化学药剂,都是非食品级的,肯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只是或早或迟。这些人的确很聪明,只是没用对地方。

2011年3月23日世界水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在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合格的PC大水桶有三千万只以上,还有未获得QS认证的PET桶大约两千四百万只,而全国市场总需求量每年大约八千万只,这样,每年至少有两千六百万只"黑心桶"流入市场,市场份额超过了30%。这是一个惊悚的数据,这意味着中国超过一半的纯净水桶是有安全隐患的。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不成熟的市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怪现象;二是因为现有标准过低。此外,也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有关。

饮用水公司或者小作坊是水桶制造工厂的主要客户,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客户。当下桶装水行业门槛极低,为了抢占市场,各桶装水的厂商纷纷压低价格。除非用"假水",否则水的成本比较固定,相互间的差异不大,因此水桶的成本便成为了关键。如果市场监管不力,消费者防范意识不强,桶装水厂商自然更倾向于使用更便宜的水桶以压缩成本。

曾有过这样一个滑稽故事,一个原本生产食品级PC桶的塑料工厂,发现购买合格产品的客户越来越少,找上门的顾客都要求用劣质原料做更便宜的桶。可厂里使用的设备是进口的德国机器,根本没法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便宜的桶",加之工厂主有着基本的职业道德,觉得宁可生意差点儿,也不要生产对人体有害的桶,于是作罢。再后来,这家塑料工厂经济效益渐见下滑,于是开始转型生产饮用水,自己生产的桶就只供给自己的水厂。这样的结局是不错的,可是一想到那些没有在这家厂里找到合自己心意水桶的客户,多半在其他塑料厂找到了,而这样的水桶流通在市场上,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此外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即使是PC水桶,如果长期服役,也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一般来讲,一个PC水桶的使用寿命大致是循环四十次左右,如果再继续使用,桶内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水质。也就是说,饮用水公司应该每隔两至三年更换一次水桶,这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仅靠企业自觉,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

虽然聚碳酸酯(PC)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弱酸、耐弱碱、耐中性油等耐化学腐蚀的特性,还有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一直被认为是饮用水桶的安全材料,但是,生成聚碳酸酯的主要原料双酚基丙烷(Bisphenol A,缩写为BPA,简称双酚A,台湾地区称为酚甲烷)在动物实验中却被发现能起到雌激素的效果,会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下降、前列腺增长等现象。现有研究表明,PC材料可能释放双酚A,且温度越高,释放越多,释放速度也越快。但由PC材料制成的容器是否同样也能释放双酚A,或者说释放的双酚A是否威胁到人体健康,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定论。

病理学观点认为,剂量大小决定危害程度。也就是说,即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双酚A,但只要其浓度很低,也不必担心,不会因此危害到人体。但不同体质的人,对双酚A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最脆弱的自然是婴幼儿,即使较低的剂量,也可能对婴幼儿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诱发性早熟,导致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甚至癌症。近年来,加拿大、美国、中国等已经禁止在婴幼儿奶瓶的制作过程中使用双酚A。PC奶瓶是否会释放双酚A或者释放量是否对婴儿存在威胁尚无定论,但禁用这种材质制造奶瓶,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值得肯定。然而,在不少中国家庭里,桶装水也是宝宝们饮水的主要来源,因此,如果家里有小孩儿,桶装水的水桶选择也要谨慎对待。

一次性餐具

2013年3月,演员黄渤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在饭店吃饭时用的一次性筷子,包装和外观均很精美,但在热水中涮了几下后,马上传来刺鼻的味道,低头一看,涮筷子的水已经变色。他上传的图片显示,本来是无色的水,涮过筷子后,颜色已经和啤酒差不多了,水面上还泛着油光。黄渤在微博中感叹道:"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是环保,是保命啊!"这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一天内被转发近十万次,并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一般认为,一次性筷子是方便且安全的,毕竟用一次就扔,不会传染疾病,只是对环境不友好罢了,很少会有人意识到,它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解释称,一次性筷子的原料通常是质地较好的木材或毛竹,本身都含有木素,遇水会溶解一部分,水稍稍变黄是正常的,但像黄渤图中这般变黄,且有刺鼻气味,很有可能是因为硫黄残留过多。按照国家规定,木制一次性筷子不允许使用硫黄熏蒸漂白,但竹制筷子可以使用食品级的硫黄,不过残留量不能超过每公斤六百毫克。董秘书长还表示,中国一次性筷子的市场并不规范,需求量大,但进入门槛很低。

中国每年大概要生产五百多亿双一次性筷子,但并没有相应的QS认证准入,通常都是小企业在生产,而这些企业甚至不需要办理前置审批的生产许可证,这就使得市面上的一次性筷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黑作坊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使用发黄或发黑的劣质木材,也有的用回收的筷子再加工。这些外观不佳的筷子经过硫黄熏制,再用过氧化氢、亚硫酸钠等浸泡进行漂白后,就能重回市场,进入消费环节。这样处理后的筷子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因为二氧化硫残留较多,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还会转变为亚硫酸,腐蚀肠道。如果在漂白一次性筷子时使用的不是食品级的硫黄而是工业级的,则会含有汞、铅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会附着在筷子上,随着使用而被人体摄入。

消费者外出就餐时,如果发现一次性筷子过白,仔细闻有异味,且包装上没有关于生产厂商的信息,则很有可能是用硫黄漂白的劣质原料生产的。因此,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不要将其长时间浸泡在热汤里,以免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此外,使用前尽量用凉水冲洗筷子表面,以减少可能残留的二氧化硫。

除了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也有不少安全隐患。纸杯按涂层分为三种:涂蜡杯、聚乙烯涂膜杯及直壁双层杯。涂蜡杯的内侧涂有一层用于隔水的蜡;聚乙烯涂膜杯涂的是聚乙烯;直壁双层杯是用两层纸实现的隔热。聚乙烯涂膜杯与直壁双层杯隔热效果更好,更常用,但涂蜡杯成本更低,因此仍在市场上流通。涂蜡杯杯壁上的蜡熔点一般在五十至六十摄氏度,如果用涂蜡杯盛开水,水会将蜡融化,使得纸杯变软以及漏水,热水渗透纸杯,容易烫伤使用者。纸杯的安全隐患不止如此,如果制作纸杯的原材料不合格或者加工工艺不过关,也可能对人体有害。比如,为了使纸杯更白,不法厂商会使用荧光增白剂,此外,纸杯外壁图案所用的颜料也可能含有铅、砷等有毒物质。

一些媒体在传授生活小经验时建议:使用一次性纸杯时,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先拿开水烫一下,过四五分钟后将水倒掉,让纸杯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挥发。这样的说法一度在网上很流行,但果壳网(一个泛科技主题网站)的分析文章认为,这种做法并不科学。简单地说,如果纸杯中有病菌,用开水泡五分钟会有一点儿效果,但也不能保证安全;如果是铅、砷及荧光物质超标,用开水泡基本上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