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勘查“01.19”杀人案现场时,刑警陈清突然胸闷,坚持不住,赶往医院,医生让他立即住院。陈清说:“我经常胸闷,歇会儿就好了。这一回就是剧烈一些,有那么严重吗?”医生说:“经初步诊断为动脉血栓,需要做心脏造影,根据造影检查情况确定要不要下支架。这样的手术,市医院暂时还不能做,要提前与北京的专家预约。专家每两周来一次,对提前预约的病人进行诊断和实施手术。等待专家期间,必须住院观察,药物治疗。”陈清说:“我忙得很,整天案件缠身。”医生不愿意听他的解释,不耐烦地说:“要想多活几天,必须住院。”
陈清拿着诊断书,坐在医院的小花园里闷闷地吸了几支烟,努力使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左思右想,犹豫了半天,终于给妻子拨通了电话。电话中他尽量轻描淡写,怕吓着了妻子。妻子张芬十年前就失业了,整天为钱发愁,一分钱都看成大锣,有些神经兮兮,听说他得了重病,非吓瘫不可。张芬接电话时正在煺羊头,邻居开了一家羊头汤馆,张芬帮助邻居煺羊头,按个计酬。张芬两手羊毛,也没把陈清的病当回事,说:“我手头有活,没啥大病,拿些小药吃就行了,让我去干啥?”陈清说:“你来一趟有事商量。”张芬觉得不对劲儿,慌慌张张地跑来了,听陈清说了病情,反倒镇静,比陈清还果断,说:“立即住院,还商量什么。”陈清说:“我还有一起命案,毫无头绪。”张芬说:“啥时候了,你还想着命案,你老牛一样卖命,谁把你当回事了,我看你这一回算是熬到头了。”
陈清说:“屁话,什么熬到头了,我还没死呢。”张芬撇着嘴说:“早离开刑警队也不会弄一身病,这一回你不走也得走,不是熬到头了吗。”陈清沉默半晌,说:“我让你来是筹钱,先准备五千块钱吧。”提到钱张芬就紧张,但她毫不犹豫地说:“先把给儿子准备上大学的钱用上,看病要紧。”
大家都知道医院乱收费,两口子商量在医院找个熟人,可以少花冤枉钱。张芬就想到了董芳,董芳与陈清两口子是在一条胡同长大的,初中高中都是同学,现在内科当护士长。两口子找到董芳,董芳很快把一切安排妥当,为了给陈清省些费用,特意把陈清安排住进了自己的科室,内科401病房。
可能是心理作用,陈清住院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浑身无力,心烦意乱。病房里的一切都令他难以忍受,人都说警察的职业病是脸难看,没想到医生和护士的脸不仅难看而且冷漠。小护士年纪轻轻,端庄漂亮,却都是铁石心肠。面对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如同法医对待尸体,操作熟练,毫不犹豫,速度快捷,效率极高。操作完一个病号,立即转到下一个病号,眼睛根本不看病人,甚至不叫病人的名字,而是叫床号。42床、43床、44床……如同看守所里喊叫犯人,令人听了心里别扭。陈清的病床是44号,这个号也令他厌恶。
人就是怪,身体好时不知爱惜,一旦病魔缠身最怕提“病”字。陈清琢磨两天,不敢给同事说自己的病情,倒不是怕吓着同事,而是自己承受不了,这就等于宣布自己是个废人,下半生要在无聊和苦闷中打发光阴了。
陈清不甘心就此躺倒,他期望有奇迹发生,心里老惦记着工作,身子稍微轻松些就往队里跑。两天没进办公室,压了一堆事儿。执法质量检查、自查自纠抽查、练兵达标验收,等等。啥倒霉的破事都找大案队,真是越渴越给盐吃,陈清骂几句脏话。他把几件事安排下去,叫来几个骨干侦查员,询问“01.19”进展情况。侦查员见他脸色苍白,神色疲惫,说:“你去医院检查的情况怎么样,没啥大毛病吧?”
陈清说:“没啥大毛病,老胃病又犯了,估计得住一阵子院。”
侦查员说:“你放心住院吧,好好休息,你也太累了,‘01.19’你就甭操心了,我们会尽心的。”
“那好,我就住在医院里,有情况及时向我报告。”
陈清说着胸口一阵跳疼,后背如靠上了烙铁,火辣发烫,浑身无力,两腿发软。他撑住桌子,挪到沙发上坐下来,沙发比椅子舒服些。
侦查员们慌了,要送他去医院。
陈清说:“没事儿,你们去吧,我待会儿就好。”
侦查员们走了,陈清赶紧掏出速效救心丸,倒出一把,也顾不得数粒,捂到嘴里,斜身歪一会儿,后背渐渐发凉,这一阵算过去了。
二
陈清在病房里实在待不下去,除了输液治疗时间,他就躲到小花园的树丛里闷坐,思路不由自主绕到了“01.19”上。这是一个精致的谜团,触及谜团,就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一切都忘了。算起来他的职业生涯不算短了,二十多年一直与千奇百怪的命案打交道,见得够多了,没有什么案件值得他大惊小怪。可目睹“01.19”现场,仍失声叫道:“这个现场太干净了。”侦查员们都有同感,说:“简直鬼斧神工,非人所为。”
现场深藏在幽梦大酒店十三层的1313豪华套房,套房外是小客厅,内置卧室,卧室一侧是洗脸间。死者无头,赤身裸体仰卧在床上。说它利落,是指套间内外物品摆放整齐,各就各位,没有一丝翻动的痕迹。说它干净,是指尸体全身没有血污,细长的脖颈齐刷刷地断开,如同一根被快刀切断的香肠,准确果断,毫不拖泥带水。尸体体态修长,三围标准,肌肤细腻,没有瑕疵,精美绝伦。乍一看就像一件宜兴白瓷睡美人,唯一遗憾的是头颅折断了,不知去向。
法医发现死者的两条手臂有按压痕迹,左小臂骨折,肋骨对称状各折断两根,右手细长的四个指甲缝里藏有人的肌肉组织,经DNA鉴定肌肉组织不是死者的,只能是凶手的。按压痕迹和小臂、肋骨骨折说明死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被人骑在身上按压控制,死者与凶手展开短暂的搏斗,抓伤了凶手的某个部位,不经心间留下了凶手至关重要的密码。这是陈清手中唯一有价值的物证,它的前提是必须找到嫌疑人。死者阴道内未检出人体精液,说明凶手行凶不是为色,而是另有所图。尸体尚有体温,法医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两个小时以内。
陈清看看手表,现在是2009年1月20日凌晨2时,凶手作案时间应该是19日23时左右。
陈清作出的第一个反应是对全市大小医院、私人诊所进行走访,详细盘查19日11时至12日凌晨3时来医院就诊的外伤患者,尤其面部、颈部、上肢和身体其他部位有抓伤的人。
其他侦查措施,如查阅酒店记录、调阅酒店监控器、走访酒店服务生等都照常规进行。除了发现1313客房登记旅客的身份证是假的外,未发现异样,现场的外围与室内一样干净,如同上帝的便盆,未见丝毫灰尘。
十二个小时过去了,该做的工作都做了,案件毫无进展,甚至没有发现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一切都像现场一样干净利落,说明这是一起不同寻常的谋杀案。眼下已经过了破案的黄金期,摆在面前的是一块硬骨头。世上所有的事儿都有一个黄金期,比如升官发财、股票市场、抢险救人、男女性事等,黄金时期就是短短的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几秒钟,稍纵即逝。一般规律命案侦破的最佳时期为十二个小时,如果这段时间没眉目,每隔十二个小时破案的难度就增加数倍,最后成为死案,被人遗忘。如此案件陈清已经多年未遇到过,自陈清任大案队长以来,全市的命案破案率一直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连续五年位居全省之首。陈清名声在外,同行们尊称他为命案王,遇到难解之谜都来请教他。省警官学院聘请他为命案侦查专家,请他给年轻侦查员上课。授课时陈清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侦探都是解谜的狂人,嗜好解谜是一个侦查员成功的前提。”破案就是一个解谜的过程,是智慧的较量,对手越狡猾玩得越过瘾。行家一搭手就知有没有,陈清感到了对手的力量,觉得有些意思,值得玩玩。
陈清已经多年未遇到对手了。
陈清的思路被张芬打断,张芬怕他受凉,叫他回病房,陈清不愿意进病房。两个人在走廊里争执,遇到董芳,董芳问两口子怎么了,陈清苦着脸说实在受不了那些病友,吵闹死了。董芳开导陈清说医院就是这样,你两天都受不了,我都待半辈子啦。张芬眼泪汪汪地求董芳想想办法,能否调个房间。董芳想了一下说,有个单间住了一位领导,每天只过来输两个小时的液,我跟他商量商量,如果他同意,可以加个床进去。下午,董芳回话说领导同意了,就把陈清搬进了66号病房。
陈清来到66号病房,以为走错了地方,这哪里是病房,简直就是星级宾馆的豪华套房。沙发、茶几、写字台、电视机、音响、电脑,一应俱全。房间靠墙处用一个可以折叠的藕青色纱质屏风隔开,里面摆有氧气瓶、监视器等医用器械。最惹眼的是病房里扑面而来的鲜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错落有致地摆满病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散发着浓郁的清香。陈清虽然对鲜花知之甚少,仅从鲜花俏丽的色泽和奇巧的形状,就可以看出有些花不是普通的花,可能价格不菲。还有插花用的花篮和花瓶也十分讲究,相互衬托,相映成趣。一个透明的水晶瓶里还养着五彩的小鱼,穿梭游动,给整个房间带来几分幽静和神秘。
张芬眼睛瞪得老大,惊叹说这哪里是病房,简直就是花店。董芳说探望领导多是送鲜花,但是像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这位领导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尤其喜欢鲜花。
陈清问董芳像这样的病房有多少,是不是费用特别高,一般老百姓住不起。董芳说像这样的病房共有五间,不是收费特别高,而是根本不收费,也不是老百姓住不起,而是根本不准他们住。这些房间是专为市领导准备的,能在这里住的病人一般也没啥大病,大病他们也不在市医院治疗。通常就是量量血压,抽血化验,输个液什么的,权当他们临时休息的地方。为了不影响领导休息,临时病床摆在屏风后面,如果不预先告知,谁也不会想到这儿还有一个病人。这正暗合了陈清的心理,陈清怕见官。别看他破案上神机妙算,可对官场上的学问等同文盲,半辈子没摸着官道。他手下的徒弟好几个都当局长了,他还是个大队长。因为怕官,陈清就有几分胆怯,担心地问董芳:“这位官老爷是谁,别是市委书记、市长什么的,我住这儿合适不合适?”董芳说:“这人你认识,是咱的老邻居,市政协的柳歌。”陈清听后愣了半晌,突然放声大笑,说:“我以为是谁,原来是这个老毛兔。”董芳忽然想起什么,说:“我跟他商量加床时提到你,他十分关心,详细询问了你的病情。我把你的病情说了,他立即点头同意,看来你们关系不错啊。”陈清说:“对,关系不错,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朋友啊。”董芳说:“那更好,你们可以好好聊聊。”陈清说:“我有十多年没见他了,他如今混粗了,正活得滋润,能有什么病?”董芳说:“也没啥大病,就是脸上有几道擦伤,据说是车翻了,玻璃刮的。”
“脸上有擦伤?玻璃剐的?”陈清自言自语,突然问道,“他什么时候入院的?”
董芳说:“1月19日半夜,大约12时50分左右,怎么啦?”
陈清说:“没啥,随便问问。”
张芬说:“他这个人就是疑神疑鬼。”
董芳说:“不愧为刑警,职业多疑症。”
董芳很忙,安顿好陈清就离开了病房。
陈清心情不好,又与老婆叮当起来,张芬怕他上火,躲出病房,在外候着。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朝66号病房走来。
三
柳歌在一大群随从的前呼后拥下走进了66号病房。陈清躺在屏风后面的病床上没有动弹,透到缝隙观察柳歌的一举一动。
柳歌西装革履,腰板挺直,要不是左脸颧骨上贴了一块纱布,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病人。秘书把他扶到病床上,小护士给他输上液。他对秘书说:“来一段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秘书犹豫一下,说:“这个曲子太悲伤,不利于老板养病,换一个吧。”柳歌说:“我现在需要悲伤。”秘书从包里找出一张光盘塞进床头的DVD机里,婉转苍凉的乐曲在病房里回响。
柳歌双眼微闭,手指轻动,打着节拍,窗外的阳光照射在他红润的面庞上,映射出他童年的影像。俗话说冤家路窄,陈清和柳歌自穿开裆裤时起就是一对斗鸡,见面就干仗,逮住了拿他当马骑,用鞋底使劲抽他的屁股。柳歌在男孩中讨不到便宜就找女孩子玩,成了女孩子心中的英雄。起初小伙伴都嘲笑他没出息,骂他是个大闺女,后来才发现他在这方面是个高手。只要他在哪儿一出现,立即就有女孩子围上去,拿最好吃最好玩的东西给他。这小子有音乐天分,上高中时钢琴就过了六级,独特的艺术气质使他看起来一尘不染,飘逸如风,把全校的女生都迷倒了。男生们自惭形秽,对柳歌咬牙切齿,柳歌成了全校男生的公敌。高中一年级时,一个女生被他搞成大肚子,不得不休学。二年级时又有一个女生因与他乱搞怀孕而自杀,家长到学校闹个天翻地覆,影响太坏,学校迫于压力把他开除出校。这个自杀的女生是陈清暗恋多年的同桌,她的死给陈清心理上带来巨大的阴影,有段时间他觉得活着不再有意思,就暗揣一柄水果刀,发誓要阉割了柳歌,终因没有寻到下手的机会而放弃,但是对柳歌的仇恨却深入骨髓,成为一块心病。以致影响到他的学业,高考时没能考取本科,勉强上了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刑警。五年后机会来了,由于出色的表现,他被破格提拔为大队长。宣布上任的第一天就遇到一起强奸案,犯罪嫌疑人就是柳歌。陈清认为这是天意,趁此机会灭了柳歌,省得他再祸害女人。陈清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用尽了所有手段,要套牢这匹恶狼,最后算盘还是落空了。案件进行到关键时候,控告强奸的女人突然翻供,一口咬定是通奸,要求公安机关放人,不放人就要吊死在公安局大门口。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柳歌的钞票在起作用,奇怪的是整个公安局都被这个无赖女人吓着了,层层给陈清施压,迫使他放了柳歌。
憋在肚子里十几年的恶气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陈清心里别扭了好多天。好在这次也有收获,他利用调查强奸案的机会摸清了柳歌的老底。柳歌被学校开除后即走向社会,先在外地闯荡,跟着草台班子流浪卖艺,好像也没挣到什么钱,却学会了管理技能和坑蒙拐骗的招数。返乡后四处招兵买马,收罗一些流浪艺人和跳脱衣舞的小姐,组建了柳歌演艺公司,很快就发了大财。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业务早已超出演艺圈,成为一个综合性经济实体,下辖演艺、酒店、夜总会、房地产、公墓等十几个子公司,成为全市排行靠前的大企业。他本人也戴上了明星企业家、青年企业家等桂冠,成为官场和上流社会的座上客。再光亮的桂冠也遮不住黑暗的阴影。陈清的调查发现柳歌的许多企业是空壳,他的巨额财富来源十分神秘,很可能与贩毒有关,只有贩毒才能如此迅速地发财,而毒品的最大交易市场就是夜总会。为了抢占地盘,柳歌手下还聚集着一批恶棍,全是些心狠手辣、不计后果的亡命之徒,经常与别的帮派打斗,砍杀不断,搅得社会不得安宁。柳歌的现象引起了公安局“打黑”小组的高度关注,为此秘密成立了专案组,任务交给了陈清,由他全权负责,深入摸排,搜集证据,适当时机,彻底摧毁。
乐声被打断,陈清的回忆也被打断。
有人来探望柳歌,进来的是市长。柳歌欠起身来,市长忙止住他,攥着他的手坐在他的床边,深情地埋怨道:“老弟,你住院也不给哥打个招呼。”柳歌说:“一点小伤,我反复交待他们不要张扬,你是怎么知道的,还麻烦你跑一趟。”市长怪罪说:“保密要看对什么人呐,跟我也保密,就是老弟的不是了。”柳歌说:“你是大忙人,不敢惊动嘛。”市长说:“哪里能说麻烦,来看你是应该的。”市长陪柳歌聊了一会儿,声音时高时低,有些是私密的话,陈清努力把耳朵闭上,他不想脏了自己的耳朵。市长终于走了,临走叮嘱守在门口的医院院长,一定要照顾好柳老板。
乐声再一次被打断,这次进来的是一群年轻姑娘,看得出来她们来时都进行过精心打扮,个个赛似天仙,娇声细语,眉目传情,争相邀宠。柳歌如同对待一群妻妾,抱抱这个,搂搂那个,这个摸一把,那个吻一下,每人都给予充分的安慰,才将她们逐一打发出门。
陈清万分后悔与他住一个房间,陈清想逃离,可是外面一拨拨的人进来,不给他任何机会。他只好钻进被子里,死死蒙上头,用劲捂住耳朵,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思路又回到柳歌身上,真恨自己当时太手软,没有把这小子做死,否则他柳歌不会有今天。为了查明柳歌身后的谜团,陈清巧妙布局,暗伏杀机,伺机寻找突破口,一场大规模的械斗给陈清带来了机会。那是十三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陈清带领一个小组抓捕械斗中的主凶赵五。赵五持枪杀死三人后潜逃,经确切情报,赵五躲藏在城郊一个民宅里。民宅是一个四合院,为了弄清院内的情况,陈清对四合院进行监视,夜视仪里清楚地看到四个黑影在微弱的灯光下晃动。监听器里传来三人的说话声,其中三人在简短对话,第四个人一言未发。对话内容是商量赵五外逃的事儿,可以断定其中一人是赵五,另三个人是赵五的同伙,听口气属于大哥辈的,在对赵五进行一些告诫,劝告赵五外逃期间不要打架玩女人,即使被抓住,也要口风紧,不能乱咬人。
如此天赐的良机,不是轻易碰到的,陈清当即决定实施抓捕。队员迅速将小院包围,队员飞身上墙,突听砰的一声枪响,堂屋里的灯光灭了,接着又是砰的一声响,阵脚全乱了。陈清跳入院子,带人破门冲入屋内,结果除了赵五的尸体,另外三个人踪影全无,不翼而飞。三天之后才把当时的情况弄清楚,失误在于使用了一名新警,新警首次参加抓捕行动,由于紧张和经验不足,翻墙入院时摔了一跤,握在手里的手枪走火,这是第一声枪响。第二声枪响发生在堂屋里,是赵五的三名同伙乘乱向赵五下手,然后成功潜逃,逃跑的方法是从地道出院的,地道口就在四个人谈话的八仙桌底下,三天后才发现。这三个从地道逃走的人是谁?后经声音辨认证实,其中一人是肖六,柳歌夜总会的经理,头号毒贩。第二个人叫张福,外号大砍刀,他是柳歌夜总会的保卫科长,一个职业恶棍,玩刀出身,擅长砍杀,监狱里的常客。第三个人很可能就是柳歌,但是由于他一直没说话,无法证实。但陈清相信,这个人肯定是柳歌。
四天后,柳歌就在电视上露面了,摇身一变成了慈善家,兴师动众地向希望工程捐款,援建十几所小学。侦查员们看着电视,牙咬得嘎吱响,要把他抓起来。陈清没有同意动他,没有证据,他自己不会承认。再说他敢公开露面,说明他心里有底,有足够的应对办法,不怕公安找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可能,第四人不是他,所以他毫无顾忌,电视上巧舌如簧,谁要说他是杀人犯,公众都得跟你拼命。
陈清把宝押在了肖六和“大砍刀”身上,只要抓住这两个恶棍,堡垒不攻自破。老天帮忙,半年后肖六在北京参与贩毒,被北京市公安局抓获。他为了立功赎罪,检举揭发柳歌枪杀赵五的事实。接到北京同行的通报,陈清连夜赶到北京提审肖六。肖六全盘交代了械斗的经过,幕后老板就是柳歌,目的为了彻底挤垮对手。肖六策划了这场阴谋,赵五是具体执行者,主打是“大砍刀”。事发后他曾向柳歌建议灭了赵五,只要赵五的嘴闭上,事就结了。柳歌没有同意,假仁假义地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主张把赵五送到外地,先避避风,再作理会。当晚是柳歌约他和“大砍刀”去的四合院,没想到关键时刻他下了手,把赵五送上了西天。
陈清问肖六:“你是否亲眼看到柳歌开枪?”
肖六说:“当时灯一灭,眼前一团漆黑,啥也看不见,但是,可以断定枪是柳歌开的,因为我和‘大砍刀’毫无思想准备,也没有带枪,‘大砍刀’可能带了一把短刀,他手不离刀,枪只能是柳歌开的。”
陈清问:“你平时可曾见到柳歌有枪?去见赵五时是否带有枪支?是什么样的枪?”
肖六说:“他潜藏得很深,砍砍杀杀的事从来不动手,更不会公然动枪,平时没见到过他玩枪,那天也没留意,只是在他杀了赵五后,我才体会到他的阴险狡诈,现在回想起来仍脊背发冷。”
肖六的话不足以证明柳歌杀人的事实,因为没有充分的证据加以印证,找不到枪支,柳歌死不认账,也奈何他不得。能印证肖六供词的唯一证人就是“大砍刀”,“大砍刀”潜逃后如石沉大海,踪迹全无。但是,侦查员们等不及了,陈清也失去了耐性,急躁中对柳歌下了手。结果不出预料,既没有找到枪支,也没有撬开柳歌的嘴巴。讯问室里陈清与柳歌的那场较量,可谓职业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次。讯问是智慧的较量,智慧长有翅膀也长有四肢,面对凡夫俗子,智慧用翅膀飞翔,高高在上,一览无余,成竹在胸。可是,当它面对一座高山时,就要靠四肢攀登,冲过激流,攀上悬崖,登越险峰,穿透云雾,才能看到庐山真面目。柳歌平静地坐着,文弱得像一个书生,一座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的冰山。
陈清伤透了脑筋,他所有手段全用上了,冰山依旧,岿然不动。最后陈清采用了过激手段。陈清因此受到检察院的立案调查,公安局出面死保,多方疏通,陈清才渡过难关。此事虽然不了了之,但对陈清的仕途造成重大障碍,以致错失了升迁的机会。老在了大队长这个位置上,与年轻的大队长相比,成了爷爷辈的人。
陈清头脑里来回放映着四个模糊的剪影,试图找到与柳歌相符的特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当他想起赵五案件,那个模糊的剪影就像幽灵一样浮现在眼前。如今这个人就躺在三米之外的床上,享受特殊的待遇。
模糊的剪影渐渐放大与“01.19”杀人案搭上了桥。柳歌12点50分左右入住医院,与“01.19”案发时间吻合,还有他脸上的擦伤,是怎么形成的?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