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抬头望了望对面五楼上的阳台,依然是空无一人。连续三天都是如此。不会出了什么事吧?老金心里想。
  老金是小区的看门人。说是小区,其实,更确切地说,这里是一个政府机关的宿舍区。前半部分是办公楼,后半部分是机关职员以及家属的住宅区。两个部分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毕竟是国家机关,为防止闲杂人等随意从住宅区来到办公区,才在后门的位置设了一个门卫室,门卫只有一个,老金。
  除了给来访的客人进行登记,老金并没有很多的事可干。因此,他就格外留意院子里住户们的动静。平时,机关里的职员都去上班了,剩下的无非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老金和他们都很熟络,只有一户人家例外。
  老金又看了看五楼的阳台。王老太就住在那里。王老太的老伴曾在这个机关工作,不过去世已久。如今王老太无儿无女,一个人住一套单元房。和院子里住的其他老人不一样,王老太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往,在早晨锻炼或者在院子里闲聊的老人们当中,从来就没有过王老太的身影。在老金的印象里,王老太似乎就从来没走出过她住的那套单元房。他之所以对王老太有印象,是因为王老太每天早上总会出现在她家的阳台上,晒晒太阳,或者活动活动腿脚。但是,连续三天了,王老太并没有出现。
  会不会是生病了?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在老金的脑海里,他就再也坐不住了。王老太孤身一人,要是身体有个好歹也没人知道,那可太危险了。他拨通了王老太家里的电话。没人接。老金更不放心了。他干脆上了五楼,敲王老太的家门,里面无人应声。

  “死亡时间至少是两天以上了。”法医检查过尸体,对刑警队长崔放说。
  “死因呢?”崔放环顾着被翻得一片狼藉的房间。
  “头部先遭到重击,然后窒息死亡,她脖子上的掐痕非常明显。”
  这时,助手也向崔放报告:“房间里所有的抽屉都被翻动过,死者的首饰盒被打开,里面空空如也。没发现现金,但是存折还放在原处。看上面存款的数字,死者有些积蓄。”
  “最后一个见到死者的人是谁?”崔放问,“她平时都和什么人打交道?”
  “据邻居们反映,死者性格孤僻,和院子里的其他住户基本没什么来往。她平时买生活用品,都是直接给楼下的便利店打电话,让他们送上来。我们去过便利店,那里的人说,死者最后一次给他们打电话是四天以前。最后一次见到死者的人,是她的邻居。这个邻居前天早上看见死者在门口的报箱里取报纸。报案的是这个邻居和门卫老金。据老金说,每天早上都能看见死者出现在阳台上,可是最近两天死者却没有出现。他怀疑死者是不是生病了,就和邻居一起撬开了死者的房门。”
  毫无疑问,凶手见财起意,杀死了王老太。崔放可以肯定的是,凶手和王老太一定是认识的,照王老太的性格,她不会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但是王老太的社会关系实在太简单,她平时接触的人寥寥无几,而且这些人都被调查过了,比如王老太的邻居,便利店里送货的人等等,他们并没有作案时间。
  崔放走出房间,来到楼道里。这时他发现王老太家门口的墙上有一个报箱和一个奶箱。他想起邻居说的看见王老太取报纸的事,就随手打开了报箱,报箱里有两份报纸,分别是今天和昨天的晨报。崔放又打开奶箱,里面是一个空的牛奶瓶。
  崔放叫来助手:“平时给死者送报纸和牛奶的人调查过没有?”
  助手正要安排人去调查,崔放又接着说:“不用去了,我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



亲爱的读者,您知道杀死王老太的凶手是谁了吗?
2005年1月31日截止答案,参考答案见第2期,“一月侦探榜”见第3期。

责任编辑/杨桂峰